第15章 普希金故居(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着许多才华横溢却鲜为人知的画家,只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才把作品拿来出售。”

    曲丽华和苏晓宇正说着话,那一边那位俄罗斯老伯已经为孟文杰画好了肖像画,孟文杰对自己的肖像画也很满意。

    “谢谢老伯把我画得这么年轻,这么英俊!”

    他站了起来,微笑着表达感谢,付了钱,拿着画走到曲丽华身边,拿给曲丽华看。

    “不错嘛,老伯画得太像了,把你画成小帅哥了!”

    “哈哈哈......”众人大笑,孟文杰被称赞得也很高兴,小伙子都希望自己变得越来越帅,姑娘们都希望自己永葆青春。

    再往前走,曲丽华看见一位俄罗斯老人,头发都已经白了,胡须也已经白了,上前一问,这位老人是一位退伍老兵,喜欢音乐,他觉得自己是一位未被发现的音乐家,他手里抱着的乐器吸引了曲丽华的目光,曲丽华俯下身,问老人这是什么乐器?

    “这是我自己发明的乐器!”这位老人很自豪的说,他眼里闪烁着骄傲。

    “有点像吉他,又不是吉他,有点像竖琴,又不是竖琴,我自己给它取名为贝拉,意思是它能弹奏出美妙的乐器,让每一个音乐知音得到愉悦的心情。”

    “这是一个好名字!您能为我们弹奏一曲吗?”

    “可以!那我就弹奏一首你们中国人也很喜欢的,耳熟能详的《喀秋莎》吧!”

    这是一首弦律优美,充满激情的歌曲,歌曲中的喀秋莎是一位深深爱着前方战士的美丽姑娘。前线战士非常喜欢这首歌,这首歌给了他们热情和勇气,给了他们战胜敌人的巨大力量。

    《喀秋莎》这首歌不仅鼓舞了战士的斗志,造就了许多英雄,甚至俄罗斯威力巨大的火箭炮都用她来命名。

    听着这位老人熟练的弹奏《喀秋莎》,曲丽华仿佛看到向往自然纯朴生活的俄罗斯人沉湎在悠闲和宁静的传统氛围中。

    这位退伍老兵,虽然年龄已近耄耋之年,但他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从内心深处热爱生活,感情真挚,令人感动。

    老人弹完,大家都纷纷为老人鼓掌,再往前走就是普希金故居。

    莫斯科有许多文学艺术界名人的故居,其中保存得最完好的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的故居。此外,大诗人普希金故居也是值得一看的,因为普希金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

    俄罗斯人对普希金是非常敬仰的,莫斯科有许多地方与普希金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在著名的普希金广场上,屹立着普希金的全身铜像。著名的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以普希金的名字命名。莫斯科还设有专门介绍普希金生平和文学成就的普希金博物馆。他曾在莫斯科不止一个地方居住过,但保存至今的普希金故居博物馆,全莫斯科只有一处,那就是坐落于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可谓硕果仅存,弥足珍贵。

    这座浅蓝色的二层小楼,让世人熙熙攘攘地前来拜谒这位俄罗斯伟大诗人的灵魂,这里以大量绘画、画像、地图、手稿、书籍及其他展品,详细介绍了普希金时代的莫斯科、普希金在莫斯科的活动以及他的亲人和朋友们,并恢复了一百多年前诗人居住时的原貌,普希金故居对面,矗立着诗人与娜塔丽娅携手的青铜雕塑。

    人们怀着仰慕之情前来拜谒,也从这里受到诗人崇高精神的感染,普希金留下的精神遗产,将是俄罗斯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故居接待了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无数参观者,也接待了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客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