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俄国歌剧(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19世纪异军突起,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成为当之无愧的欧洲音乐大国,在这些成就中,俄罗斯歌剧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和民族性的伟大经典。”

    “我觉得他们歌剧的发展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中国也有戏曲,提到这些耳熟能详的戏曲,印象深刻,它们是我们文化艺术的瑰宝,父母那一代人很喜欢听,年轻人感兴趣的并不多,有些剧种要失传了,也觉得挺遗憾的,如何把传统戏曲继承下去,有传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保留我们的文化艺术,这是值得深思的。”

    “说到俄国的歌剧特色,得要从它的历史讲起,俄国歌剧先是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后又受法国歌剧的影响,18世纪晚期,法国歌剧又取代意大利歌剧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歌剧舞台上风靡一时。”

    “由于贵族阶级都能听说法语,以典雅、细腻见长的法国歌剧比意大利歌剧更受到一般观众的推崇。外国歌剧的输入提高了俄国观众的欣赏水平,也促使一些贵族音乐爱好者有意识地学习西欧作曲技巧,尝试进行俄语歌剧的创作,使俄国音乐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

    “格林卡,俄罗斯作曲家,民族乐派。1804年生于斯摩棱斯克之诺沃巴斯科伊,后周游西欧,遍历米兰、罗马、那不勒斯、维也纳和柏林等艺术名都。”

    “在意大利,他细心观摩了贝利尼和多尼采蒂的代表作,结识了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意大利歌剧作曲家贝里尼、浪漫主义歌剧巨匠唐尼采蒂,因此这期间他的作品如室内乐《悲怆三重奏》、《降e大调六重奏》、浪漫曲《威尼斯之夜》、《胜利者》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激情、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生活感受。”

    “同时他对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萌生了写歌剧的想法,虽然意大利歌剧中旋律因素多彩多姿,令人赞叹,对浪漫主义音乐观念有了很深的感悟。意大利歌剧的悠久传统和现实成就并未使他盲目崇拜,而是决心要创造出从题材和音乐上都是民族的,真正的俄罗斯歌剧。”

    “为此,他在德国潜心钻研了作曲技法,并创作了一些习作,为他后来的伟大创造积淀了基础。1834年返国后,格林卡积极投身于歌剧创作。先后创作了《伊凡苏萨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等作品。”

    格林卡第一部歌剧的成功为俄罗斯音乐艺术开启了崭新的经典时代,不仅在俄罗斯获得应有的评价,外国评论家也给予很高评价,法国的一位评论家写道:“这不仅仅是部歌剧,而是一部民族史诗。”

    “格林卡的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一部气势磅礴的作品,于1842年首演于圣彼得堡大剧院,取得巨大的成功,后又有其他音乐家,达尔戈梅日斯基完成了以普希金同名诗剧为题材的歌剧《水仙女》,他们对俄国的歌剧发展有巨大的贡献。”

    “不幸的是格林卡之后婚姻失败和妻子离婚,生活陷入孤独中,他远离亲朋,蛰居了两年后,格林卡先后在法国和西班牙游学,记录下民间歌手和吉他手演奏的西班牙旋律,观察了西班牙的民间音乐,这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创作了两部著名的交响序曲:《阿拉霍塔》、《回忆马德里的夏夜》,四年的欧洲之行终于使俄罗斯音乐大师享誉欧陆,名闻遐迩。”

    “格林卡不仅是俄罗斯的乐坛巨擘,而且也是世界乐坛上不朽的音乐大师,之所以能有如此殊荣是因为他热爱人民,深刻理解人民性,尊奉人民性为自己的创作原则,格林卡认为人民性就是普希金所说的,反映人民的性格、世界观、思想方式以及他们的情感。”

    “他自己曾说,让我每时每刻都和人民在一起,我要和人民同甘苦,共欢乐,作曲家在民间歌曲的启迪下,谱写成的描绘民间习俗、反映其思想感情的代表作。”

    “从这些音乐家的个人经历来看,都有共同点,他们志存高远,立足于人民,取材民间,他们自己的个人经历又跌宕起伏,人生遭遇各种挫折和困难,生活有的时候困苦,精神上也烦闷,他们在艺术上有高远的追求,让他们熬了过来,度过生活的苦难,更加接地气,与民众站在一起,把深厚的情感融入音乐创作之后,所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阅历,创作出来的作品,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民众的巨大共鸣,让他们成名,成为艺术大师,被后人颂扬。”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