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火烈鸟(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授说得没错,这些鸟挺有趣,不知道它们有什么样的习性,平时是怎么样生活繁衍后代的?”

    夏羽翔团长说:“对于火烈鸟,我倒是略懂一些,这部分我来给大家介绍吧!”

    “这种鸟栖息于温热带盐湖水滨,涉行浅滩,以小虾、蛤蜊、昆虫、藻类等为食,觅食时头往下浸,嘴倒转,你们看啊,它们十分灵活,头一摇,张开嘴,将食物吮入口中,把多余的水和不能吃的渣滓排出,然后徐徐吞下。”

    “火烈鸟和中国的仙鹤和鸭子都不一样,也和孤傲的天鹅不一样,它们生性怯懦,喜群栖,常万余只结群。”

    孟文杰问:“那它们是什么繁衍后代,产卵的呢?”

    夏羽翔团长说:“以泥筑成高墩作巢,巢基在水里孵卵时亲鸟伏在巢上,长颈后弯藏在背部羽毛中,每窝产卵1-2枚。”

    曲丽华有点惊讶,“每窝产卵才1-2枚,这么少?”

    “是的,每窝产卵数量并不多,卵壳厚,色蓝绿,孵化期约1个月,雏鸟初靠亲鸟饲育,逐渐自行生活,因羽色鲜丽,被人饲养为观赏鸟。”

    曲丽华十分好奇,“火烈鸟已经有多长时间的历史了?”

    艾布纳教授说:“人类已经发现了火烈鸟的化石了,化石证据表明火烈鸟祖先早在三千万年以前的中新世就开始分化出来了,远早于大多数别的鸟类。”

    “三千万年?哇,这么厉害啊!”曲丽华惊叹,“这么说这种鸟确实很能适应周围的环境,能经受考验,存活下来。”

    曲丽华问,“那鸟类研究学者研究过它们的祖先是什么鸟吗?”

    艾布纳教授点头,“研究过,发现的化石暗示其祖先是类似乎鹬鸻那样的滨岸鸟类,在安第斯山脉曾发现大约七百万年前的火烈鸟脚印化石。”

    “这种鸟全世界都有吗?”曲丽华问。

    艾布纳教授说:“火烈鸟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南北美洲,加勒比海和加拉帕戈斯群岛、非洲、马达加斯加、欧洲南部、西南亚、中东和印度次大陆,大典型的热带地区,也可以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中找到。”

    “喜欢结群生活,往往成千上万只,在非洲的小火烈鸟群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群。”

    “火烈鸟不是严格的候鸟,只在食物短缺和环境突变的时候迁徙,迁徙一般在晚上进行,在白天时则以很高的飞行高度飞行,目的都在于避开猛禽类的袭击,迁徙中的火烈鸟每晚可以50-60公里的时速飞行600公里。”

    “哇,太厉害了,能飞这么远的距离,有的时候我觉得鸟类还真是厉害!”曲丽华说。

    考察团的团员都很感兴趣,觉得这种鸟挺有意思,而且在国内也没有看见过这种鸟,就更加好奇了,大家围在一起,远远的不敢靠近,火烈鸟与雁类相似的叫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远远望去,红腿如林,一条条长颈也频频交替蠕动,十分壮观。

    它们性情温和,平时显得胆怯而机警,游泳的技术也很出色,飞翔时,能把颈部和两腿伸长呈一条直线,而且只要有一只飞上天空,就会有一大群紧紧跟随,边飞边鸣。

    曲丽华和孟文杰看着很高兴,大家纷纷举着手机拍照留念。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