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蓬莱宫(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千宫之宫。

    武后要求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适当加快进度,合理布局,将蓬莱仙境从天上搬到人间,给四夷万方如在霄汉、需要抬头仰视的感觉。

    四月廿二日,李治下诏营建蓬莱宫,正式启动蓬莱宫建设工程,由梁孝仁负责监造。

    梁孝仁精明干练,供职的司农寺总管上林、太仓、钩盾、麦官四署,下属有京都诸宫苑总监、诸盐池监、诸屯、温泉汤监、诸仓监、司竹等,要管理的事务职责众多,梁孝仁都能有条不紊地处理,掌管好粮谷仓储,按时供应京都百司官吏禄禀、朝会、祭祀所需粮草,皇帝藉田时,能及时进献优质的耒耜。

    蓬莱宫建设工程在梁孝仁的指挥、监督和调度下,开展得井井有条,城门、殿堂、楼台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夯土筑墩、造砖砌壁,统筹推进。

    六月一日,武后又生下一位皇子,取名李旭轮,后被封为殷王。武后为儿子请了几位乳娘,由乳娘抚育他,自己坐完月子就继续打理宫廷事务,为李治出谋划策。

    李治参考武后的意见,制定了蓬莱宫诸城门、殿、亭、楼、台、阁的名字。名字定下了,当然需要题写匾额了,李治决定亲自书写主城门和主殿的牌匾,如含元殿、丹凤门等,崇明门以内的殿阁楼台牌匾交给武后书写,如温室殿、太液亭等,武后又请了几位有才华的内官书写牌匾,以示褒奖。

    转眼到了龙朔三年春,由于工程浩大,工匠众多,国家预算收不抵支,梁孝仁制定了工程造价明细表,上报给帝后。

    李治下令征收陇州、雍州、同州、岐州等十五州户口税,又扣减京官一个月俸禄,以助修蓬莱宫。

    在朝廷的全力支持下,如此浩大的工程也进展神速。四月廿三日,恰是芒种节气,蓬莱宫主城门和巍峨的含元殿全部建成。

    武后立即鼓励李治搬到新宫去办公。李治起驾乘玉辂,尚衣、尚舍、尚辇奉御随从,唐中监、孔内侍引导衙内五卫前呼后拥,前往含元殿。到丹凤门前换乘步辇,从正中门道进入后,“哇,好空旷啊!”李治和随从都惊呼。

    从丹凤门到钟鼓楼约有500米距离,龙首渠从广场穿过,上面有御桥和左右下马桥。走过御桥,前面有左右金吾仗院,中间就是空旷的广场。沿着中线继续走,过了钟鼓楼是东西朝堂,朝堂前面就是雄伟的含元殿了。

    李治想从龙尾道上殿,唐中监说:“龙尾道是专为朝臣上朝而设,陛下不可行!”引导李治从昭庆门进入,从后面转到殿上西序门。

    李治从西序门进入含元殿,坐到金碧辉煌的新御座上,仰观俯察。头上雕梁画栋,木香扑鼻,脚下金砖光滑平整,步声清脆,黼、蹑席、熏炉、香案已经摆放铺设到位。春桃、夏荷在御座后打起孔雀扇。

    值班的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奏:“左右厢内外平安。”然后分派队仗,左右引驾三卫六十人立于朝堂,内仗四十六人立于内廊阁外,衙内五卫带刀捉仗,列坐于东西廊下。唐中监、孔内侍、尚辇奉御等在孔雀扇左右站立。

    李治起身,走到殿前临轩而立,居高望远,竟然可以隐约看见终南山!

    水、水、水、沣水象衣带一样漂流在大地上。近观可见左翔鸾而右栖凤,左钟楼而右鼓楼,左肺石而右登闻!还能俯瞰丹凤门。远处闾阎棋布、街衢通达,整座长安城尽收眼底。

    这时,有一支彩旗飘飘的队伍走过了下马桥,前面有雉尾扇和华盖,李治定睛一看,原来是武后带领后宫妃嫔来了,赶紧挥手致意。吕尚宫、姜尚仪引导武后从龙尾道上殿,上来时不少宫女累得气喘吁吁。

    武后率内官向李治行礼祝贺乔迁之喜,李治手捋龙须哈哈大笑,扶武后起身共同俯瞰长安美景。

    武后看到西南方向的太极宫,说:“地势如此低下,怪不得陛下感染风疾了!新宫感觉如何?”

    李治高兴地说:“真的好象天上的蓬莱仙境啊!朕都挑不出任何毛病,皇后辛苦了!为了营建这座宫殿,皇后、阎立本、梁孝仁都使出了洪荒之力呀!”

    武后对:“陛下洪福齐天,上天保佑,所以蓬莱宫进展神速,一帆风顺!”

    过一会儿,武后率内官到内朝绫绮殿去了。武后刚走,从左右下马桥上又走过来两支队伍,李治知道他们是来朝拜自己的文武百官。

    东边队伍是太子少师许敬宗领头的文官序列,有司元太常伯窦德玄、司刑太常伯刘详道、司宪大夫杨德裔、太子右中护乐彦玮、西台侍郎孙处约、西台侍郎上官仪等文官。

    西边队伍是司空李领衔的武官序列,有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右骁卫大将军契何力、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右武卫将军独狐卿云、左卫将军姜恪、左卫郎将刘文祥等武官。

    文武两队分别从诏训门和光范门进入殿前广场,在东西朝堂两观排列站班。

    到了时间,两观内门打开,监察御史引领百官进入朝堂砖道夹阶,监门校尉二人手拿门籍(花名册),按照门籍点名,称为“唱籍”!点到名的官员高唱:“在”,然后各自进入东西朝堂,在通乾门和观象门南排序站班。

    待门开后,鱼贯登上龙尾道,步入含元殿。许敬宗、李带头跪拜,祝贺皇帝乔迁之喜,称颂新居威严壮观,献诗道:“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隔仗炉光出,浮霜烟气翻。 飘飘萦内殿,漠漠澹前轩。”李治大喜。

    礼毕,各自跪坐于蹑席上,司赞高呼:“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朝臣有事的即出列奏参言事。

    李治见半天无人开腔,笑道:“许少师刚才献的颂诗很好,朕很高兴,众卿无事何不进献颂诗?看朕的新居巍峨雄伟,屹立关中,俯视天下,众卿文韬武略,难道无一词歌颂吗?”

    上官仪双目微闭,沉思一会,出列歌咏道:“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众人一听,齐声叫好。李治高兴地说:“好诗好诗,诗中有画,画中有声,上官学士好文才,不愧是上官体新诗的开创者呀!哈哈。”

    秘阁郎中李淳风出列奏:“上官侍郎这首诗似乎并非原创,臣精通天文历法星占之学,能多少知道一点过去未来之事!如果臣推算不错,此诗应是后代诗人贾至所作,上官侍郎莫非能够穿越时代?”

    上官仪回答:“今日陛下乔迁新宫,臣等不胜大喜,兴之所致,出口成诗,本诗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李淳风张口结舌,瞠目道:“你这是不讲诚信的狡辩行为,人死,可以肆意抄袭,无人追究,人未出生,难道也可以侵犯他的知识产权吗?”

    李治出声压场道:“朕戴冕旒,是用来蔽明的,两侧纩是用来塞聪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朕能做的就是举大德、赦小过,不求全责备于一人啊!李郎中,贾至既未出生,你又有何证据证明他拥有这首诗的版权呢?”

    李淳风对:“臣凭异能。”

    “异能?”众人哄笑起来,七嘴八舌讥讽他是疯子。

    李治摸了摸纩,大声说:“肃静,李郎中有异能,朕是清楚的。但是凡夫都没有开天眼,看不见异能穿越未来之事,多说无益,徒添烦恼,就此罢口吧!”

    孙处约出列奏道:“臣也作了一首诗,比上官学士的还好听!”

    “哦?朕以为上官学士的诗已到极致,难道天外有天?”李治拿出几把蒲州进贡的扇,说:“今日献诗的都有份,送给各位题写扇面!”

    孙处约朗声颂道:“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众人齐声称善,李治鼓掌,拿出最好的一把扇奖给孙处约,又送上官仪、许敬宗各一把。

    李淳风叹道:“哎,这是后人王维的名作呀!连许少师的诗也是后人崔立之的作品呀!”

    众人不理,司赞高呼:“今日朝贺到此为止,退朝!”李治步入东序门回后宫休息,朝臣们起身慢慢后退出殿,殿中仪卫队和衙内五卫等仍然恭敬待岗,要等七刻方能下朝。

    李淳风出殿后,仰望苍穹,手舞足蹈,高声叹道:“天啊,天朝何时才能够保护知识产权啊!”

    兴奋的一天过去了,两天后,内朝紫宸殿也装修完毕,李治开始移驾紫宸殿听政。能够进入紫宸殿启奏言事的人都是帝后亲信的大臣。

    李治自从移居蓬莱宫后,神清气爽,精神好了许多,虽然仍然时有头晕目眩,但症状减轻了。

    这一年,大唐政通人和,百姓阜安,军事上也节节胜利。年底,有人在绛州介山发现了麒麟,亲卫也在含元殿前发现了麟趾。李治下诏改元,以来年正月一日为麟德元年。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