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老子(道德经)意译本(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而能使百姓恢复敬老爱幼的天性。不追捧财富的zhan有和财富的奢华享受,盗贼会少,社会风气自然会好。这三句话还不足以表达所希望的那就是:见素抱朴,外表纯真,内心质朴,少私寡欲。抛弃虚伪的仁义道德和礼教学说,寻求一种返璞归真,悠然自得的安居乐业状态。

    一句点题:返璞归真是最高的追求。

    第二十章《老子》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才!众人熙熙,若乡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蠢蠢呵!zhu人昭昭,我独若昏呵!zhu人察察,我独闵闵呵!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小子》

    在大彻大悟之人眼里,好与坏、善与恶、喜与忧好象一样,没什么区别。什么事都让他们觉得无所谓。他们混混沌沌,表现愚钝。在他们眼里看到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对于表面的问题不去论理。不拘泥于表现形式,做事往往是直达主题,头脑中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但他们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往往不如常人。这并不表明他们对事物的消极,而是他们只想去做一些常人不愿做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平常小事,行不言之教。

    一句点题:大道平直,实者为进;人道自然,修之成仙。

    第二十一章《老子》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望唯忽。忽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请呵!其请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小子》

    懂得客观规律的哲人,做任何事都会遵循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有时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而且经常在实践中得到应证,这一点从古自今都没改变过。由此我们从客观规律中看到事物变化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第二十二章《老子》

    炊者不立,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小子》

    自吹自擂的人,不会有所成就。自以为是的人,反而没人认可。自我显露的人,反而不能自明。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能建功。自以为贤能的人,反而领导不了谁。这是些很客观的规律,因为他们这些行为象残羹剩饭一样,让人感到厌恶。

    所以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身上千万不要养成这些坏习惯。

    一句点题:坏习惯是成功的障碍。

    第二十三章《老子》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才!诚全归之.

    《小子》

    委屈能求全,冤屈能昭雪,低洼能聚水,破旧能更新,谦虚能受益,自满反招损.所以圣明之人遵循这一管规律,不自以为是,所以能扬名.不自我显露,所以能自明.不自我标榜,所以能建功.不自以为为贤能,所以能领导别人.正因为做别人不愿意做的无为小事,与世无争,所以胸怀和度量方面没有人能和之相比.这与古人说的委曲求全的道理一样,回归成功之路.

    一句点题: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础.

    第二十四章《老子》

    希言自然。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有兄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小子》

    就拿自然界来说,风不可能一个早上刮个不停,雨也不会一整天下个不住,大自然的*尚且不能持久,况且人世间的一时的艰难和愚惑呢?所以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要被一时的艰难和愚惑所迷惑,始终遵循客观规律,不按客观规律做事,就只会自食其果。

    一句点题:成功就写在你的下一页,而每一页得自己一面一面的把它翻开,跳页也许会错过成功。

    第二十五章《老子》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萧呵!谬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小子》

    天地万物都是自然生成的,而自然规律更是自然中产生的,所以有许多事物发展变化,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人类的发展不要违背自然规律,不要破坏自然生存的环境。为眼前小利益破坏了自然生存的环境,也就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也就破坏了我们明天生存的希望。

    第二十六章《老子》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冬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小子》

    重是轻的根本,轻是躁的主宰,我就不明白为什么现在一些君主,有壮观的宫殿和庞大的国家不守着,却要整天到处征战。使自己轻浮躁动治天下?轻浮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丧失君主地位,这又是何必呢?

    第二十七章《老子》

    善行者无彻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也,善结折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是谓眇要。

    《小子》

    善于做事的人,做事不会拖泥带水;善于言辞的人说出的话是滴水不漏;善于谋略的人会运筹帷幄;善于隐藏自己的人,不到关键时候不会露出真相;善于束缚别人的人,不需要绳索就可将人套牢。而圣明之人则是善于救助他人。在他眼里没有无用的人,也没有无用的物,者也正是他最圣明之处。所以说若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那么有擅长的人一定要去做自己擅长事的老师,去帮助别人,没有擅长的人要多向有擅长的人请教。不懂得尊重老师这份责任和天职,不知道爱护向你请教的人,虽然有些知识,但更大的是迷惑,因为他不懂得教与学是相互促进,学与问是相互增长的重要道理。

    第二十八章《老子》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te。恒德不te,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小子》

    刚强之道就是要安守柔弱,甘做天下最柔弱的溪流之水,那么永恒的好品德就不会离你而去。而会回复到婴儿那样的纯真状态,充满顽强旺盛的生命活力。荣誉之道,就是能忍受屈辱,虚怀若谷,只有宽阔的胸怀才能装得下那么多的良好品德,这种好品德,复归于朴实的本质。纯洁之道,是不要怕被玷污,让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于天下,让天下人都能指责自己、鞭策自己,高尚的品德是能忍受别人的误解,你又回到与世无争的原始状态。

    客观规律落实到具体事物中,圣明之人则会引导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是:遵循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做协调和疏导工作逐步解决矛盾,而不是推翻重来。

    一句点题:阐述:刚强之道、荣誉之道、纯洁之道和做事之道。

    第二十九章《老子》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虚或吹,或强或cao,或陪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

    《小子》

    不按客观规律强行做事,我看他不会有什么成功。客观规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违背它会导致失败。

    世间万物有的前行,有的后随,有的气缓,有的气急;有的坚强,有的破碎;有的增益,有的毁坏。因此圣明之人只顺乎自然规律,去掉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东西。

    一句点题:圣人的处世之道。

    第三十章《老子》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老,谓之不道。不道蚤已。

    《小子》

    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思想观念辅佐国家,不要用强大的军队逞强于天下。用兵打仗会遭来报应,战争过后良田荒芜,民不聊生。善于用兵者,只要取胜就罢,不必发动战争,胜不骄横,胜不自大,胜不夸耀,胜利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凡是气势壮盛的就会走向衰老,这合乎自然规律,不合乎自然规律的就会很快败亡。

    一句点题:治国强兵之道。

    第三十一章《老子》

    夫兵者,不详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者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详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xian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立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小子》

    战争是不吉祥的东西,大众都厌恶它。所以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不会发动战争。兵器也是不吉祥的东西,君子之人是实在不得已才动用它。兵器以锋利为上等,不要对优良的兵器加以赞美。如果赞美它,就是喜欢杀人,喜欢杀人的人不可能得到广大民心。战争就是虐杀,虐杀太多应该感到悲哀。因此战胜者应该以丧礼处理战败国。

    第三十二章《老子》

    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道之在天下也,猷小谷之与江海也。

    《小子》

    自然规律虽很微妙,但没有谁敢去支配它。侯王如果能遵循它,万物将不受惊扰自然发展,天地相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没有禁令,而自然自觉的索取自己的劳动所得,如果有了制度,也会自觉的遵守,天下人士各行其道,犹如小溪之水缓缓汇入江海。

    第三十三章《老子》

    知人者,知也。自知,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也。

    《小子》

    善于了解别人的是智者,善于了解自己的是明者,能胜人一筹的是有实力者,能自强不息的是强者,能知足知乐的是富有者,坚韧不拔的是有志者,矢志不渝的是有恒者。思想灵魂永远不被后人忘记的是精神上的长寿者。

    第三十四章《老子》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小子》

    事物的客观规律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遵循事物的内在矛盾变化发展的规律而变化发展的.所以圣明之人之所以能成就伟大,是因为他们深知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例如:量变质变规律.量变是小变化,正因为量变的不断积累,当量的积累到一定时候,在内因和外因的作用下,最终会引起质的变化.所以只有重视量的积累的小变化,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大变化,而成就他们的伟大.而做无为小事就是在作量的积累.不以小恶而为之,不以小善而不为.

    第三十五章《老子》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格止。故道之出也,曰:淡呵!其五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小子》

    尊重客观规律,遵循自然法则,天下事物就会顺其自然不相互伤害,得到和平安泰。动听的音乐与美味食物。能吸引过往行人。而客观规律和自然法则却平淡无奇,没有滋味。看它,不见其形;听它,不闻其声;用它,却总也用不完。

    第三十六章《老子》

    将欲拾之,必古张之。将欲弱之,必古强之。将欲去之,必古与之。将欲夺之,必古予之。是谓微明。友弱胜强。鱼不脱于渊。邦利器不可示人。

    《小子》

    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所以要把东西收拾好,必须先把它摊开。要想削弱敌对势力,必须有意让他尽快达到鼎盛。如果想远离他,有意给他最好的礼遇,这叫敬而远之。如果想zhan有它,必须有意先付出一些代价。这都是一些以弱胜强的微妙道理。百姓与统治者,如同鱼和水的关系,鱼离不开水,统治者千万不要拿权势来威吓民众。百姓虽看似柔弱却孕育着无比的坚强。

    第三十七章《老子》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小子》

    世界上的自然规律是自然形成的,如果统治者能尊重它,万物将不受惊扰自然而然发展壮大。如果我们想在自然界中有所收获,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消除不现实的想法和奢望。让世界都和平安泰,让自然环境不遭受人为的破坏,自然环境复归其好。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