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告李师爷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行人跟着那杜捕头缓缓的向着府衙走去,一路之上,不时的问了几句李文渊关于做官的事情。这才知道这个大周竟然也是用例如科举般的行式来选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分别对应着举人、贡士和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

    在举人之前,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

    伊特听了这些之后,倒也微微一怔,因为这个考科举之事根本就与自己原来世界古代大致无二,虽然前世他没有研究过历史,但历史的架空可没少看,这什么状元、榜眼、探花就不说了,单单这个举人,前世至少还读过一篇《范进中举》的课文,难道这个大陆与地球有什么联系不成?

    微微的摇了摇头,将那事甩开,很快的,一行人已经走到了府衙之前。府衙的门是向着南面而开,这让伊特想起了一句话: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红砖、绿瓦、白墙,整座府衙看起来倒是颇大,只是从外面来看倒是有点陈旧,不知这个大周朝有没有在官不修衙这个规还是说这世上真有如此之巧的事?

    府衙的门面墙院设有两个小棚,里面贴着一些告示,伊特地眼睛较好,看到上面分别是扬善与惩恶,下面贴的告示也是有关这嘉成府内的大大小小之事。府衙的前头设有一面大鼓,从前在电视上看过,如果有人想告状之类的事情,就会来府衙之前击鼓,如果有什么冤情的话,就叫做击鼓鸣冤。

    府衙地大门此时大开,刷成深红色的大门让人看起来颇有点凝重地感觉。不知是否有人听说有人他们想到府衙申诉,此时的府衙之外倒聚上了不少的人,黑压压的人群生吵杂的声音。

    一看到伊特等人到来,那人群便自动地让开了一条路,好让他们可以经过。

    跟着杜捕头等人来到府衙之前,那方太岁嘿嘿一笑,走到那架鼓之前,拿起放在一旁的鼓锤,咚咚咚地敲了起来。

    伊特也没有理踩他,微微一笑,带着李文渊与翠儿缓缓的走进府衙之内,只是这翠儿仿是非常害怕般,一直拉着李文渊的袖子,而李文渊倒是没有什么害怕可言,本身是皇帝的他又如何又去怕一个小小府衙?

    站在月台之下。伊特打量着这个府衙。与电视上看地古装片差不多。这府衙内地装饰也差不了多少。就显眼地莫过于大堂上正中央挂着地一块牌匾。上面用繁体字方方正正地写着四个大字-镜高悬。四个大字用鎏金漆成。要多显眼有多显眼。

    下方地墙壁之上。画着一幅壁画。有名为明月松间图。大堂地前方则是放着一张长条地方案和一张太师椅。犹如在电视上看过地般。方案上放着地一角放着得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另一角刚放着一个签筒。签筒之内则放着一根根鲜红地令箭牌。而方案地正中央则放着一块矩形深紫色地惊堂木。

    大堂地一角摆着一张长桌。应该就是书吏所坐之处。大堂前两侧。分别竖着几块牌匾。上面用正字大楷写着“回避”“肃静”。

    等了一会儿。终于听到后堂传来了一阵杂乱地脚步声。一群身穿黑色皂服手拿黑白两色水火棍地衙隶从后堂两旁跑出。迅速地跑到月台地两旁。目不斜视地站着。然后一个身穿青色襦袍地中年书吏也缓缓地走了出来。走到大堂一角地那张长桌之上。摆放文房四宝。这才缓缓地坐了下来。

    杜捕头一看到那书吏出来。马上跑上堂去与那书吏耳语了几句。然后跑回来安排两个衙隶守住门口。又回到月台上严肃地站在那些衙隶地位。

    约又过了半晌地功夫。那书吏站了起来。走到大堂前对着外面还喧热地百姓喝道:“肃静!老爷升堂了!”

    这一说,果然外面的百姓顿时安静了下来。

    书吏满意的点了点头,回到堂前的方案桌旁,深吸了一口气,拖长的声音大喊道:“升---堂!”

    “威!-武!-”两旁的衙隶将手中的水火棍杵着地,大声的吼了出来。

    在这些衙隶吼喊之时,后堂之内一个中年胖子模样的人踱着方步缓缓的走了出来。头戴乌纱、身穿官袍、腰缠玉带,很显然这个中年胖子便是嘉成府的府尹,方明方大人了。而在这个胖子的身后,则跟着一个清瘦猥琐,留着两撇八字

    年男子,只见他手拿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