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东海谍影(2)(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这架侦察机是什么型号。

    根据SS-49雷达侦察,这架飞机雷达反射面很小,才只有一平米,与EF-2000和阵风战斗机相似。不过欧洲的巴统委员会对欧盟成员国出口武器有审查的,不可能卖出这样的先进战斗机。苏27雷达反射面是十二平米以上,而米格29的雷达反射面是三平米,这个飞机比起这两种飞机也太夸张了吧?

    大陆的技术居然发展的这么快,准隐形技术和全向式告警器一起使用,对台湾来说是噩梦,这种全向式电子告警器几乎可以代替早期的雷达探测定位器,装备它的战机只要挂上反辐射导弹就能当电子战机使用。

    这次出海真是没白来,侦察机还没放出去,就侦知了两种新技术。不过晋中原有点不相信那架飞机是有人驾驶的,一架有人驾驶战斗机雷达反射截面那么小,大陆一般不可能搞出来的,他们没这技术,搞不好是无人侦察机,这东西小,或许自己把大陆想的太强大了吧?不过还是谨慎对待的好,等天亮了,多使用光电侦察设备,看看这架飞机到底是无人的还是有人的。

    船长问“我们还按远计划航行?”

    “那当然,一架侦察机有什么怕的,我们只在经济区航行又不进领海。”晋中原说完转身离开,走到驾驶舱的门口,又嘱咐道“把对空搜索雷达关闭,免得再被发现。”

    “是的。”船上干脆的回答,然后雷达操作员关闭了对空搜索雷达。

    船舱外,主桅杆上的对空搜索雷达的天线停止转动。只有导航雷达在工作。晋中原看了一下这惹事的雷达,回到船舱内。

    东海舰队情报处,值班室内,海军上校辛胜正坐在电脑前,刚才电脑提示,收到新的电子邮件,他马上打开电子邮件看,这是海航第9团发来的,这个团本来就是职业侦察团,现在升级了装备,清一色三代半飞机,还有高度保密的隐形战机。台北国民党总部遇袭事件中,就是9团飞抵台北,拍摄了高清晰度的照片,精密的数码照相机拍摄的照片,能看清楚匪徒手的里武器,和手腕上的手表。今天9团又发来了情报图片,不知道上边上什么好东西。

    辛胜戴上眼镜,其实他视力很好,以前是舰艇兵出身,也在潜艇上当过参谋和副艇长,现在年纪大了,看东西稍微有点花。他现在被调到二线,但是还是努力。他看着电脑屏幕,图片都是绿色的,一看就知道这是红外照相机拍摄。

    照片拍摄的角度很不错,还使用了红外照明弹补充红外光源,可以清楚的看到一艘船的轮廓。这艘船有高大的桅杆,桅杆上有对空搜索雷达,桅杆附近装了大量的杆状天线,这肯定是电子侦听天线,还有不少雷达波接受器,另外还密密麻麻的装了很多东西。

    辛胜马上打开照片编辑软件,在照片上画出很多红圈,把雷达和电子天线全圈住,这样为了方便上级判读照片,他很快的忙完了编辑,然后打开文档,写上一篇报告,主要写自己通过照片得出的结论,供上级参考。他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十几个照片,详细的分析了这艘船的尺寸和吨位,以及用途,还写明了如何监视这艘间谍船,他建议总部派遣一艘潜艇跟踪这艘间谍船。不过他也知道,上级一定会派他亲自去。

    自己这把年纪,其实泛不上亲自出马,情报处几百号工作人员,自己不拼命工作,也不会影响工作效率,他只要协调好部下工作就可以。不过他还是感觉,能多干一点是一点,即使明天转业也丝毫不后悔。比如判读照片写报告的事,下边的人也都会做,他只是想多为自己钟爱的事业多尽一份力,眼看奔五十的人,现在再不做,以后想做也没那精力了。像他这个年纪这个资历的军官,用不着这累,换个坐办公室的闲差事上边一定也会反对,不过辛胜偏偏不这么选择。他想在转业或退休前再带出个徒弟来。

    以前在舰艇上,当了很多年教练舰长,带出来的实习舰长都一大群。现在自己在情报处干了几年,还没栽培出个像样的徒弟,不过他已经选好人了。

    “报告。”办公室门外,尹端华喊着报告。

    “进来吧。”辛胜把写好的分析报告和编辑过的照片一起发给总部,手里的活儿也忙完了,就让他进来。

    尹端华拿着一杯咖啡走进来,把咖啡放在办公室的茶几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