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宿州通判(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子道:“那以诸位大臣的意见,你们觉得是让陆仁襄回京?还是升任他州呢?”

    高筠就在殿下武班之列,自从下半年历经那么多官场阴暗龌蹉之事后,他就已经不想参与此类事情,上朝的时候鲜有发言,偶有皇帝问他意见时,高筠也不过两头不得罪,说得极为中庸,不过刚才听他们一说陆仁襄,不觉间有些兴奋,毕竟陆仁襄不仅是陆大哥的弟弟,也是自己的好友,如今好友终于有机会翻身,替他开心之余,也有心拉他一把,于是站出班道:“陛下,陆通判在当地民生斐然,理应嘉奖,一来以示皇恩浩荡,二来也可作为百官楷模,依臣下之见,应当调任京城,予以重任,岂不是更好。”

    汉帝不动声色的看着高筠,没想到想来沉默寡言的高筠,竟然会替陆仁襄说话,高筠如今是汉帝的得力干将,所以他忽然有这番言论,心里自然也是受用,于是问道:“那依高将军的意思任何职位合适呢?”

    此刻太子刘衍却一头雾水了,高筠怎么会替陆仁襄说话?平时想让他帮着自己说句话都不行,今天是怎么了?刘衍皱眉思索着,陆仁襄可是劲敌陆佐的弟弟啊,把他调任回京,那宁王他们岂不是如虎添翼了?高筠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高筠也有所思虑,毕竟举荐谁来负责某一个职位是要负责的,于是颇为注意的道:“陛下是一国之主,臣不敢妄言,只是陆仁襄确实是个人才,陛下应当不拘一格。至于如何任能,当然是陛下乾纲独断。”

    汉帝沉吟不语,似乎在思索着怎么安排陆仁襄合适。就在汉帝思考之际,刘衍的人也有些措手不及,没想到的是竟然有人会提到一个贬官,而且还是高翰的弟弟高筠提出让陆仁襄回京,他们可都是太子的人,所以徐秉德、荀昱、权师道等人都很难以理解,难道是太子的意思?不可能啊,毕竟陆仁襄一旦回京,那可就是一大祸患了,可是一想难道这是要先引狼入室,然后再关门打狗吗?所以一个个都没有说话,而刘衍则左顾右盼,见自己的人一个个都低头不语,不禁有些干着急,自己想站出来反对,但是又太引人注目,况且自己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拒绝陆仁襄回京的理由来。

    汉帝突然轻咳一声,“陆仁襄在宿州任通判期间勤勤恳恳,勤政爱民,政绩斐然,深得百姓爱戴,传朕旨意,陆仁襄行户部尚书事,即刻命人拟旨,着其回京到户部报到,不得延误。”

    殿下的人听罢,面面相觑,却又不敢说话,户部的职位在夏敬营之前一直空着,如今竟然接二连三的换人,这皇上的心思着实让人猜不透。站在武班中的荀谋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先是夏敬营自杀在前,再是陆仁襄补缺户部,难道这一切真的是巧合?如果事情真的如此,那么陆佐肯定有最大的嫌疑,难道说这次真的是陆佐设计的,荀谋越觉细思极恐。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