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高考那点时间,犹如一生般漫长(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然,这一举动,其实也就是放弃自己的行为。

    虽然对于题目有些许陌生,但是真正静下心来后,马卫民还是发现这些题目还是有迹可循的,大多也只是变换了个类目或者说是马甲,其实解题的思路有万万千千,但正确答案也只有一个,也就是说,不管你如何解题,答案能够答对,那么你的思路就是正确的。

    不知不觉,马卫民已经进入了答题的状态。再接连做完几道题目后,他发现后面的题开始有些难了,这时,他记起了老师说过,遇到了复杂的、难的题目如果卡太久的话,建议先搁置,做后面容易的,因为答题就那么六十分钟,每一分每一刻都要争分夺秒。

    当马卫民跳过那些难的题目后,发现其实后面的题目也是十分浅显的,这也都是之前沈光强调过和自己也多次演练过的,可以说基本上看到题目就知道答案,根本用不着看就能条件反射地选择。

    最后一关是作文,对于马卫民来说可以说顺手拈来,因为他之前跟卢玲燕相互批改过彼此的作文,也针对彼此的缺点都做过针对性的补漏,可以说对各类写法都已经驾轻就熟的。

    当马卫民写完作文的最后一个字,他看了看手表,竟然还有大约半个多小时。

    这下好了,剩下的三道题目,占分也不过十八分,只要他其他题目稳定发挥,这十八分即便丢掉,他依然能确保语文能及格。但对于马卫民来说,及格线显然不能满足他,毕竟高考每一分,都可能会让你落后数百名、甚至数千名,这每一分对考生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马卫民眼睛紧盯考题,脑袋开始飞速运转起来,那黄豆般的汗水开始缓缓地下落。

    好不容易解开了一题后,发现时间已经不多了,自己还有两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虽然距离交卷还有将近十多分钟,可是马卫民感觉每一秒都是那么的短暂。

    最后,钟声响起,即便会做、不会做,都要在这个时候放下笔,因为这几十分钟就是决定你日后是否可以继续读书深造。

    当试卷交上去的那一刻,其实时间已经定格了,即便自己之后做再多努力其实影响都很小了。

    事后,他邻座的两位学生竟然开始交流起来,马卫民立即捂住耳朵不听,因为接下来还有两科,不能受到这两个人的干扰,因为假如自己的答案和他们不同,是很影响接下来的心情的,不论自己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下午,马卫民就开考第二科数学,第二天则是英语和自选科目。

    考完这些后,马卫民终于如释重负,他高兴地将自己的书包和校服同时抛向天空,和他的同学们一起相拥。比起那些在校园门口烧书的激进行为,马卫民的那种亢奋可谓是相当低调了。

    这时,阿昌、阿钦和阿健走了过来,他们像是约好了一样,对着马卫民说道:“咱们去学校饭堂吃完最后一餐吧。”

    马卫民竖起拇指,微笑着说道:“走起!”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