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他真是个孝顺孩子(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有人怂恿船家靠岸看看,一般来说船家都会无视,不过有的船家不赶时间,还真移船凑近,走到船头问宁胜男一行人在做什么。

    他们本就是在为新戏宣传做准备,自然不怕人问。宁胜男粲然一笑,大大方方地答道:“我们在练习这种新乐器,准备过几日在瓦市里演出,这不是动静太大,在城中怕惊扰旁人吗?”

    出来看热闹的人便忍不住问:“你们就是演出这种曲子吗?”

    宁胜男道:“不是,我们要演一处新戏,这只是戏中的配乐。”她把新戏演出的地点告诉对方,让他们倘若要在成都府多留几日,一定要来捧场。

    新戏就这么热火朝天地准备着。

    没过几日,说书的、演出的、吹唢呐的都表示练习好了,连苏辂定制的骷髅头都就位了。

    苏辂这才叫人去租赁场地、布置舞台。

    成都府很大,城中光是瓦市就有好几处,娱乐项目十分丰富,苏辂既是要搞,自然是挑最大的瓦市、最大的勾栏。

    一般来说,这种要紧地方相当于整个瓦市的门面,须得提前定下才有机会上台。

    苏辂才不耐烦慢慢和瓦市的人打交道,他一点都没客气,直接让李师爷出面要过来。

    开演前一天,苏辂给府衙上下人手发了一张门票,说明日是休沐日,大伙不用上班,一起来热闹热闹。

    这场戏会连演七天,他们第一场看,没抢到内场票的百姓们可以在外围看或者抢后面几场的票,保证成都府的百姓们每个人都有机会看一次!

    为了不让张方平他们有心理负担,苏辂还表示他们这绝对不是先天下之乐而乐,而是为了能让百姓们看到更纯熟的表演而牺牲一下自己,先代表百姓观看宁胜男她们的第一次演出,提出有用的改进意见!

    瓦市之中本来就有卖票和讨赏两种收费方式。

    卖票的场内设有座位,观众们买票入场、对号入座,这种主要是当红巨星过来演出才搞的,因为一般人的话百姓们根本不会买账。

    讨赏的呢,就是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谁都能来、谁都能看,主要是就算没赚到几个钱,好歹场子是热起来了!

    苏辂弄的这个内场票倒是不稀奇,张方平领头收下了,其他人自然也没有推拒,爽快地表示明儿一定到。

    苏辂又给苏轼他们送了票,连马氏和芸娘她们都有。

    马氏本来是不想出去的,她好歹是知府夫人,不好去鱼龙混杂的瓦市跟百姓们一起看戏。

    可听苏辂绘声绘色地怂恿了半天,马氏又心动了,反正张方平也去,到时她跟着张方平走,总不会惹出什么闲言碎语。

    苏辂给票时给的可都是双份,府衙其他官员的女眷到时也可能去,就当是提前过个上元节好了。

    苏辂把票派完了,心情很不错,夜里挑灯给他爹写信,表示他干成了一件大事,明天要好生热闹一通,爹你不能来实在太可惜了。他写完还觉得不够本,又把芸娘最近做的好吃的给他爹描述了一遍,这才愉快地把信封好,准备明儿一早叫人送去眉山。

    出门在外时刻不忘家中的老父亲,他真是个孝顺孩子啊。

    第二日一早,苏辂吃过早饭,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往成都府最大的瓦市出发。

    府衙上下的官员和吏卒加起来还真不少,饶是内场位置不算少,还是被他们塞了个满满当当。

    苏辂白送了这么多票,也不觉得肉疼,府衙的人倾巢出动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他们这出戏有官方背书。

    有这层保证在,不仅没有人敢来找他们麻烦,还会有不少人冲着张方平他们来买票!

    苏辂对这出《铁面将军平蛮记》非常有信心,很确定它可以靠本身的内容火遍成都府。不过,有捷径可以走为什么不走?

    古往今来,拉大旗作虎皮都是最快乐的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