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太可恶了(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子?”

    曹皇后又给官家讲了苏辂的身世。

    朝中官员众多,官家不可能一一记得,不过苏涣他倒有点印象,因为年前他刚批复过让苏涣调到开封的折子。

    听闻苏涣在任上明察秋毫,蜀中都流行起了以他为原型的!

    每天批阅奏章着实太过枯燥乏味,官家挺喜欢听欧阳修他们讲讲这种地方上的奇闻轶事,听过以后对苏涣自然留了点印象。

    人的记忆是很奇妙的,一旦涉及到相关的点,很快就能把一切都串联起来。

    官家笑着说道:“你这么一提,我倒是想起来了,这小孩儿应当是张安道的学生。张安道在里头提到过他,确实是个不错的孩子。”

    曹皇后到底身在后宫,对外面的事了解有限,不及官家消息广,听官家这么说心中惊异不已。

    想不到赵仲鍼在外头交的朋友,居然还是蜀地的小神童!

    曹皇后实话实说:“这我倒是不知道,看来鍼儿还挺会交朋友的。”她怕官家疑心赵仲鍼蓄意结交朝臣,又把赵仲鍼和苏辂结识的因由说了出来,既点出他们相遇是场意外,又表现苏辂是个良善之人。

    官家对苏辂的印象很不错,耐心听完后便说道:“我让人收拾收拾资善堂,回头给他们挑几个好老师,让他们一并到资善堂读书。”

    曹皇后听了心头一跳。

    资善堂是官家当皇太子时读书的地方,官家让他们去资善堂读书,是不是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夫妻俩又说了一会话,曹皇后才起身离去。

    官家静静地坐在原位好一会儿,才长长地叹了口气。

    如果可以,他也想有个自己的孩子,手把手地教他如何处理政务,将大宋江山完完整整地交到他手上。

    可惜啊,老天似乎不想给他这个机会。

    每个人都明里暗里要他早作打算,他兴许应该顺应众意吧?

    宫中之事,苏辂自然无从得知。

    他更不知道几个对大宋来说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正合力安排他的上学问题。

    如果苏辂知道的话,一定会让时光倒流回去,对赵仲鍼说出一句话:滚!我坚决不交你这样的朋友!

    苏辂这会儿正乐呵得很。

    他已经相中了最适合他们家的房子,只等他爹苏涣到京、他三叔苏洵高中。

    苏辂和牙行那边说好了,让对方把房子多留一个月,回头他好带爹娘去看房。

    这日傍晚,春闱的最后一场终于考完了,苏辂屁颠屁颠跑去接苏轼三父子。

    贡院门还没开,等在外头的都是来接人的,苏辂才到贡院门口便与王安石之子王雱狭路相逢。

    两人对视一眼,都礼貌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算是打过招呼了。

    此时贡院大门缓缓开启。

    考生们从贡院内鱼贯而出,看着精神都不太好。

    苏辂很快见到苏轼四人,他客客气气地与王雱话别,跑上前问苏轼他们这次考得怎么样。

    苏轼这次难得有些情绪低迷,他叹着气说道:“我没发挥好。”

    墨义之类的倒好说,他记性好,背得滚瓜烂熟,主要是诗赋他没写好,平时他写诗赋信手拈来,到了考场上不知怎地就觉得很腻烦,根本不想捏着鼻子写这种应试诗。

    他是最后快交卷时才应付了两篇。

    策论方面,他也有点虚,主要是他写爽了,顺手捏造了几个典故,不知考官会不会看出来。要是考官发现了,那是要扣分的,这样他就不止诗赋方面失手了!

    苏洵他们本来心里也直打鼓,听苏轼这么一说便按下心里的忐忑,齐齐安慰起苏轼来。

    苏辂却在心里回想着苏洵三人的科举成绩:按照他那不怎么清晰的记忆来看,如果这次春闱的名次没变动的话,苏辙的排名肯定在苏轼后面。至于他三叔的话,连中没中都不晓得。

    苏辂看向苏轼的眼神顿时变了。

    嘴里说着没考好,实际上分数最高!

    太可恶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苏东坡!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