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并信从前史不真(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也受到了牵连。

    要不是朱由校简拔,命曹化淳办差。曹公公现在就已经被逐出京城,发配到南京看坟守墓去了。

    所以,这个差使必须得办好,办得令皇爷满意,他才能够稳住脚跟,免得被排挤驱逐。

    看过外兵的训练,曹公公对勇士、四卫两营甚是不满,才有了督促和训导这一幕。

    不光曹公公想办好差使,连孙应元和曹遇吉也是同样的心理。因为,他们也是被圣上简拔,才有了现在的官职和权力,哪敢不竭力报效。

    孙应元等人保证保证再保证,才算稍稍让曹公公放下心,起身离去。

    “明天训练加量!累不死就给老子往死里练。”

    孙应元送走曹公公,转回来便瞪着众将,以不可置疑的口气发布命令,“京师卫戍,如此重任在肩,若还不如外兵,如万岁所言,都他娘*的滚蛋得了。”

    …………………

    什么是皇帝,或者说咋样做才象皇帝?

    以前还有些谨小慎微的朱由校,现在已经有了答案。没有什么象不象,只要你活着能继续干,那就是皇帝。

    放飞自我的正德帝,宅在深宫不露面的万历,修真求仙的嘉靖,还有西晋的大傻子皇帝司马衷,坐上了那个宝座,一样是九五至尊、统御万民。

    当然,朱由校在人前还要收敛矜持些,谁还不要点脸呢!

    可在后宫,他却是越来越放松。在家里还装啥呀,作秀也特么的是很累的。

    至于什么青史留名,至于什么昏君、明君的评价,朱由校是越来越不在乎。

    就象曹化淳,生前又是辩驳,又是自己找证据,有用吗?

    临死前,他不是照样无奈地发出悲叹:“流传既广而秉笔者不加确察,便成无穷之秽”。

    朱由校是看开了也就放得开,别想着死后咋样,就把现在过好,问心无愧就完了。

    所以,对于那些能在以后骂他黑他的文官,一点也不客气,滚了一批又一批。

    而对那些守旧官员的偏激奏疏,朱由校也不惯着,下旨斥责,并明发邸报、报纸刊载。

    “……西夷火器能克东虏,若我辈何……”

    这是哪个混账不长脑子,连葡萄牙、西班牙都分不清,还在纠缠引进制造红夷大炮的事情呢?还若我辈何?你说要你这样的废物有屁用?

    朱由校哼了一声,口诉道:“若你能胜东虏,或献策立功,当可指划一二。否则,闭上聒躁之嘴。”

    刘若愚暗自咧了咧嘴,觉得皇爷这几天的脾气越来越大,连“卿”这个字都不用,对官员的态度越来越不好了。

    当然,这也只是对于某些官员来说。象孙承宗、徐光启、李起元等人,皇帝还是很尊重,甚至是超规格的礼遇。

    “陕西巡抚左光斗有奏: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之军屯已近废驰,既不堪实用,屯田亦徒有空名……”

    朕要的就是“清屯”,要的就是你不怕死的虎劲儿。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左光斗也不配做封疆大吏。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