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嫂子,向你借一个人!(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递了一支烟给熊光荣。“咳咳……”

    许是抽得太急了,熊光荣好一阵咳嗽,好不容易才平息下来。

    “哎呀,不行了不行了,年纪大了……·……刘书记,想不到你大城市出身的大学生,体力这么好。”

    到伟鸿笑道:“也没什么,年轻嘛。熊区长倒回去十年,肯定也是棒小伙子。”

    熊光荣瞥了刘伟鸿一眼,略带点感叹地说道:“刘书记,老实说,你主动提出下基层看看,而且是这种看法,我是真没想到。”

    前天晚上,刘伟鸿提出要下基层看看,熊光荣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不以为然。一把手下基层,早已经成为惯例。正因为成为了惯例,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走过场。县委书记县长在某个乡村蹲点,通常都是蜻蜓点水一般,每个月或者每两个月去那么一次,在支书或者村长家吃顿饭,召集村民开个座谈会,问问情况,当天来当天回,很少过夜的。

    熊光荣一开始以为刘伟鸿也是这个意恩,要不就是想去各个乡镇,打下面干部个措手不及,看能不能抓到点什么把柄,迅速立威。

    不料刘伟鸿压根就不进乡政府的门,直接奔农村来了。

    估计得到熊光荣提前电话通知,在乡政府傻乎乎等着书记区长上门检查工作的乡党委书记和乡长们,眼下正纳闷呢。

    这刘书记和熊区长搞什么名堂,还没到?

    刘伟鸿说道:“区长,我这可不是作秀……”

    说到这里,刘书记顿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现在是哪一年啊?熊光荣又哪里知道什么叫作秀了?看来有些话还是说顺口了,一不留神就冒了出来。

    好在熊光荣并未对这个新名词提出质疑,只是认真地望着刘伟鸿,静待下文。

    “还是那句话,要把夹山区的经济搞上去,先就要摸底。把下面的真实搞清楚,才好对症下药。比如这一大片山头上,都是光秃秃的,树木基本砍光了。离下面村子又远,很多早地也荒了。咱们夹山区,这样的童山不在少数吧?”

    刘伟鸿站起身来,极目远眺,说道。

    熊光荣也跟着站起来,说道:“是啊’没有树木,这山全都荒了。”

    “要想想办法,咱们夹山区就是山多,全这么荒着,不合算。得想办法生出钱来。”

    刘伟鸿像是对熊光荣说,又像是自言自语。

    熊光荣试探着问道:“刘书记的意思,是种点药材?”

    现在很多地方,确实在鼓励农民种药材,种经济作物。熊光荣也有这样的想法,还没付诸实施。

    刘伟鸿摇摇头,说道:“种药材首先就要解决销路问题。咱们党委政府,不能盲目鼓励老百姓种东西。中药药材的销路,不具得很好,种多了,销不出去,反而对农民的积极性是一种伤害。这样的事情,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搞砸了一次,农民对我们就不信任了,再想鼓励他们做什么,那就千难万难。要慎重!……

    熊光荣没想到刘伟鸿对农村工作也很熟悉,一下子就能讲到点子上,不由产生了一点赞赏之意。实话说,刘伟鸿这么一张年轻的脸摆在他的面前,要他不在意刘伟鸿的年龄,可不容易。短短两天之内,能有这么一丝赞赏之意,就很不错了。至于说到钦佩,那还早得很。

    “那刘书记觉得,怎么开发这些荒山才合适?”

    熊光荣既有好奇之心,也有点考校之意在内。倒要看看你这个娃娃书记,能有何种高见!

    刘伟鸿沉吟说道:“我们这里,算是整个浩阳地区海拔最高的地区了。海拔高,日照充足,又没有工业污染,山地也充足,如果能够大规模的开发养殖业,特别是奶牛养殖,可能是个好路子。当然了,这个还得先把销售的事搞好。买鲜奶是不现实的,现今整个林庆县乃至整个浩阳地区,每天喝鲜奶的人都不多,只能打奶制品的主意,比如盒装牛奶、奶粉等等。先要找到愿意投资合作的厂商,把规戈做出来,看看需要多少启动资金,才有可能。”

    熊光荣不禁目瞪口呆。

    养奶牛?搞牛奶企业?

    这可是他从前想都没想过的东西,从刘伟鸿嘴里说出来,却似乎谁理所当然。这个娃娃书记的思路,还真是和别人不一样。

    ps:骚猪又飘红5万了,有钱淫啊!

    这一章,不是200票的提前加更。那个骚猪,在书评区哇哇叫,强烈要求加更,飞儿也是,禅禅也在吼,馅饼抵挡不住了,加一更吧。声明在先,这个月,咱们是拼月票加更,说不定下个月,馅饼就要拼盟主加更了,呵呵。这两个月打赏成盟主的,馅饼12月一一加更,表示感谢。这个月,还是得拼月票。估计今天肯定能有200票,那就至少还会有一更,能到250票不?那就有两更了,呵呵……诸位大侠,放马过来,馅饼接着!!!

    (草原欲望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