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1章 663(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后政局一直相当的不稳定,隔三差五的就有政变发生,尤其是第一次中东战争之后,随着以色列建国,叙利亚的动荡就更加频繁和激烈了。仅仅从1949年到1951年的两年间就发生了四次政变(其中的幕后黑手都是英美)。

    就拿故事发生的1950年来说,此时控制叙利亚的是军人施舍克利,这位在1949年12月发动政变推翻了萨米辛那维的统治,扶植了一个傀儡当总统,而自任总参谋长在幕后c纵政权。

    不过由于叙利亚政党间矛盾重重、群众游行示威和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内阁根本没办法站稳脚跟是几经更迭。1951年11月由于以人民党为主的政府反对施舍克利的控制,这位再次发动政变,夺取政权,任命法齐赛洛为内阁总理,实行军事独裁,下令解散议会、政党和社会团体,禁止国家工作人员、学生和工会会员参加政治活动。

    不过这也引起了全叙利亚的反弹,一时间反对他浪潮此起彼伏无奈之下施舍克利被迫在1952年改变政策,缓和矛盾,然后在1953年当选为叙利亚总统。s1();

    可是施舍克利的总统也没干多长时间,到了1954年新的反对高c又来临了,他的统治被军队推翻,不得不流亡国外。

    从这一段历史就能看出,在五十年代初期叙利亚的政坛是相当的不稳定的,施舍克利突然对以色列宣战,恐怕并不是被纳赛尔的宏伟蓝图所吸引,也不是完全出于对犹太人的敌视,而是出于政治的需要。

    不要以为转移视线这一招有多么高明,政客们都懂。在国内的矛盾达到了一定程度而又没有解决办法的时候,就只能向外转嫁矛盾,弄一个更吸引眼球的东西来转移老百姓的注意力了。而对施舍克利来说,埃及突然对以色列宣战无疑是最好的转移视线的策略了,叙利亚人厌恶犹太人肯定更甚于厌恶他这个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