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天命还是巧合(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对于我们的茶叶不太习惯,过去的茶饼也只有少数人喜欢。后来我们有了炒茶,蕃人最喜欢我们的红茶。”

    红茶是发酵茶,这种茶没有绿茶的苦涩,口感要更醇厚一些,这反倒比较符合他们的口味。而当大唐的糖大量运往西方后,红茶配白糖,成为他们的最爱。这种怪口味,不是大唐传过去的。

    但在泰西,却很流行。他们甚至除了红茶加白糖,还要加点牛奶。

    因此现在李记推出的奶糖,也得到他们的一致喜欢,那些波斯和罗马的贵族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泡一杯大唐的红茶,然后加一块奶糖,这是非常有品味,极其装逼的格调。

    “喝红茶加糖加牛奶?”承乾一想到那画面,就不由的打了个冷颤。他不由的想起有些人还喜欢喝团茶,老式的喝法。把团茶弄一小块下来,先碾碎成粉末,然后煎煮,还要加入盐姜等调味料。

    那种饮茶法,他喝过两回就不想再试了,没有想到,西方那些人倒是口味更独特。

    “交州除了糖,这里的粮食也是产量极丰,尤其这几年大量中原大族前来建立种植园,引入新式技术,推广了新式农具,使得这片富饶的平原粮食产量大增。如今这里,每年都有大量粮食运往广州、福州、杭州甚至是登州。”

    交州让承乾印象深的除了糖和米,就是这里的汉人极多。尤其是这紫城,满大街都是操汉话的汉人,多的让人以为是在中原内陆哪个城市。

    “其实这里汉人确实多,但也不全是汉人,还有许多交趾人,不过这些人汉化的比较厉害了,你若只看他们相貌和说话,根本分不出来的。”

    街上逛了一圈,两人回府。

    他们暂时住在李家的庄园里,李超虽然是头一次来交州,但李家却早在这里置办了许多产业,还有一所极大的庄园,占地很广。

    “越王,汉京有使者到,带来了陛下的诏书。”

    摆香案,迎圣旨。

    来传旨的是一个李超不认识的官员,对李超很客气。

    诏书宣读过后,官员将诏书交到李超手里,笑着恭喜,“恭贺赵王升迁!”、

    越王和赵王都是亲王,但按如今的制度,王爵当然也是有高低顺序的,秦晋齐楚是诸王之最,然后是周鲁赵魏等。

    李超原是越王,现在改封赵王,这实际上是顺序往前升了好多名。

    李超封越王前是赵郡王,然后再往前是赵国公,现在由越王改封赵王,不仅顺序往前排,而且也重得了以前赵的封号。

    不过李超对于自己改封赵王倒没多大反应,他脑中惊讶的是晋王李治。

    历史上李治是皇九子,但此前,李世民纳了齐王妃杨氏入宫,杨氏提前几年生下了李明,李明成了皇九子。然后汉京之乱又被杀了,汉京之乱后,魏王泰改封为晋王。

    李超本以为,这个时空应当已经没有了李治。

    不料,长孙皇后还是生下了这嫡三子,虽然比之历史上提前了三年生李治。此时的李治已经不再是排行第九,而是排行第十三。

    可就算如此,李世民居然还是给他取小名雉奴,给他取名李治,还又给李治封了晋王。

    这是什么意思?

    李超甚至有点茫然。

    难道这是冥冥之中的什么上天注定的东西?

    现在李治又出现了,还又成了晋王,难道历史上李治还能当上皇帝?

    这不可能,也不应当。

    不,并不是回到历史轨迹。

    起码,历史上没有一个赵王李超,历史上李泰也没封秦王,历史上的承乾,更不是如今这个聪慧早熟的太子。

    那这世界到底是出了问题,还只是一个巧合呢?

    “赵王?”那人叫李超怔怔出神,叫了他一声。

    李超回过神来。

    “多谢王舍人。”李超对他笑笑,那边自有李家人过来送上谢礼。

    承乾也过来恭喜李超,“恭喜老师!”

    赵王李超,李超只是笑笑。他那封国还没有打下来呢,已经从越国变成赵国了。位于交州西面的赵国,怎么都觉得有点奇怪。

    “看来陛下真的很喜欢殿下那位十三弟,出世刚满月,就已经被封为晋王了。”

    皇家一般惯例,都是要待皇子起码三岁之后才加封爵位,可李治才刚满月之时,李世民就加封其爵位,并且是一步到位,直接授封亲王。

    不简单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