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我家元首有技术(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就可以积累6000分钟,也就是100小时。”李乐简单的计算了一下。

    “100小时的累积,在战斗状态下,就会让5架飞机失去战斗能力。”他伸出吴根手指头来,比划了一下:“我什么都还没做呢,就少了5架战斗机。”

    谭克不明白为什么都拥有了1000架战斗机了,还在乎那修不好的5架,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元首要用6分钟这个时间来举例子。

    他当然不知道李乐在过去曾经简单的举了5分钟这个很容易理解的时间单位,可是后面计算得很麻烦,后来涨了记性,用6分钟这个好算的时间单位……

    “我的元首,6分钟可检修不好一架飞机。”谭克不知道怎么接话,只好提醒了这么一句。

    李乐当然就跟着从善如流:“那就说明损失得跟多!这方面今后我会重点关注,你设计飞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谭克赶紧点头,恨不得找一支笔记录下来:“是,我的元首!我一定会将维修方便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方面的!”

    看到他答应了下来,李乐这个假元首又开始了炫技,炫得谭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研究飞机的了。

    “-109e的设计者喜欢轴炮,或者说他认为轴炮更容易命中目标!为了布置机轴火炮,db把增压器置于发动机的左侧,而梅林的增压器在发动机后面,相比之下梅林发动机更有利于减阻。”

    “而我认为,事实上没有任何必要固执的坚持机头轴炮,为了它放弃一部分性能指标,是不值得的。”李乐又拿出了一个诋毁-109e战斗机的话题来。

    这一点谭克没有为自己的同行对手辩解,他可是拍着双手赞成元首的观点的:因为他的fe-109系列战斗机在改进到g型之后,性能就全面落后给了老对手喷火。

    加上-109系列那坑爹的7.92毫米口径机枪,这东西在后期对抗盟军轰炸机的时候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有比没有强。

    在增压技术路线上,db选择了高压缩比、低增压比路线,气缸压缩比为7,而增压器的增压比则较低;梅林与之正好相反,气缸压缩比为6,而增压器的增压比则较高。

    换言之,db把增压的任务更多地交给了气缸而非增压器,这样的好处是减少增压器消耗的功率。

    但是缺点却有两方面:一方面会增加气缸行程从而增大发动机截面积,而另一方面更大的危害更吓人,详细写能写很长很长。

    简单点儿来解释,就是这种设计让后期改进走上了不归路,想要改进革新的代价,和重新设计一款发动机差不多。

    在滔滔不绝的将近一个小时之后,谭克面对着李乐的时候,已经只能用迷茫来形容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