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4 民意(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但整套体系并非只为军事目的而存在,还需考虑民政等多种需要,军事资源不够集中;2有限的军事资源还需同时面对李自成、满洲、其它农民军等多个目标,单个目标投注量进一步分散;3军事资源在多个目标间的反复转移,造成了大量资源与机会的浪费,例如崇祯十一年军队在农民军与满洲之间的大调动;4治理层级众多,贪腐的体系本身吞噬了大量资源,资源杠杆过长;5体系内的相互争夺浪费了大量资源,在党人的相互撕扯间,资源与机会宁愿浪费也不愿被另一方利用。6动员效率低,存量资源转化为对垒资源需要时间与损耗。

    可以看到,整个大明朝这样的巨大体量本应是资源,但在崇祯手里更多是成本。体量大,要解决的问题也多。s1();

    就军事论军事,在单点上可以形成更多资源聚焦的军国体系自然更容易获胜。

    放到每一次战役上,始终不是李自成vs崇祯,而是李自成vs卢象升、李自成vs孙传庭。

    卢象升和孙传庭的资源是否每次都比李自成多?不一定。

    当王朝走到末日,挑战者已露峥嵘时,皇帝要破局极难。

    因为皇帝权力再大也是体系的一部分,在体系内很难调整体系本身。

    1由于产权与治权的分离,科层制天然有扩张治权自我加强的本能,也即扩大文官政府的管理权限,遇到遏制会有激烈反弹;2路径依赖带来方法论的惯性,人们对于一件事应该怎么做,早有共识,孤身——即使是皇帝——违**识很难。当出现问题时,有识者会开始在体系内收紧资源。由于以上两点带来的严重延时效应,还未收集到足够的资源用于解决老问题,被放大的资源缺口又造成了大量新问题。例如裁撤驿站将李自成抛离了治理体系,拖欠兵饷又直接逼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