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9 保加利亚王国分三块】(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录,大多与政治斗争有关。朝鲜睿宗即位后,起用年轻将领南怡为兵曹判书,引起勋旧势力的不满。大臣柳子光上书指南怡诗句中“男儿二十未平国,后世谁称大丈夫”中的“未平国”是“未得国”之意,有谋反之心。南怡遂被逮捕,酿成大狱,他与大批人被处死。

    朝鲜燕山君时期,史官金馹孙修史时将老师金宗直的《吊义帝文》收入《成宗实录》中。勋旧派大臣李克墩趁机上书燕山君,称这篇文章的真实用意是将项羽和楚义帝影s为朝鲜世祖和鲁山君(朝鲜端宗)。于是燕山君逮捕了大批士林派人士,最后已死的金宗直被剖棺斩尸,金馹孙等被凌迟处死,还有很多人被斩首、决杖或流配。

    因发生年是1498年(干支纪年戊午年),故称戊午士祸。”

    “朝鲜人也有这么多的文字狱啊?”洁格格惊讶道,她不是很关心朝鲜,这主要是因为‘天朝上国’的想法作祟。

    洁格格现在比较重视关心欧洲的局面,却不是很关心华国的周边。

    在洁格格的心中,华国周边的国家,对于华国都没有多大的威胁,清廷还是很强大的。

    李泰熙听皇帝突然提到朝鲜的历史,粉脸一红,接着道:“朝鲜和清国的情况差不多,文字狱也不少。中宗时期发生“己卯士祸”,赵光祖以下大批士林派官员被处死、流放。事后,一个叫崔寿峸的人给叔父崔世节写信,劝他远离政治空气紧张险恶的朝堂,寻求外放,并赋诗:“日暮沧江上,天寒水自波。孤舟宜早泊,风浪夜应多。”崔世节将崔寿峸写的诗告发朝廷,崔寿峸被指有“谋害大臣”之意而被下狱处死。朝鲜光海君时期发生金直哉之狱,在其中一个牵连者黄赫被抄家时,发现了儒生权鞸的一首诗:”宫柳青青莺乱飞,满城冠盖媚春辉。朝家共贺升平乐,谁使危言出布衣?”朝廷认为“宫柳”指的是光海君妻家柳氏,整首诗在讽刺朝廷,因此权鞸也被捕,最后被杀于流放途中。

    朝鲜英祖时期,清朝人朱璘编的《明纪辑略》流入朝鲜,其中有称李成桂为高丽权臣李仁任之子及篡国等内容,英祖下令在国内焚毁《明纪辑略》,并严惩有关人员。从购入此书的使臣到译官、书商、购书者,皆被处决或戮尸,累及家族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