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610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听!…”太夫人嫌自己眼睛不好使,没待杜妈妈把装眼镜的匣子打开。已迫不及待地c着十一娘念给她听。

    “祖母膝下敬禀者:我和大舅舅现已行至沧州,大姐夫闻言带大姐并两个侄儿前来。安景活泼可ai,安旭聪慧伶俐,上次见时,一个还是天真烂谩,一个还不会说话………”

    他还写了封一模一样的信给徐令宜和十一娘,不过是开头换成了,“父母亲膝下敬禀者…”。

    “哎哟。你捡了要紧的念!…,太夫人打断了十一娘的话。

    十一娘笑着概述着谨哥儿的来信:“……说见到了贞姐儿和大姑爷,去了邵家拜访”见到了邵老太爷,大姑爷还带他去沧州最有名的武馆。他们在沧州留停了两天。现已启程前往德州。。。

    太夫人听了”长舒了口气:“这就好,这就好。。。说着,露出沉思的表情。

    十一娘不知其意,静静地等着。

    过了好一会,太夫人才突然道:“我记起来了,我记起来了。…”老人家高声喊着杜妈妈,“你不是有个侄nv,嫁到了德州,是个吏目的?。”显得很〖兴〗奋。

    “太夫人记x真好。。”杜妈妈笑道,“还是因为侯爷的恩典,这才得了这样的好差事。今年过年的时候也来给您和夫人拜年了。因家里的人多,就随着她娘在院子里给您和夫人磕了个头……”,“我不是说这些!…”太夫人有些不耐烦地道,“我是说,你给他写封信,就说是我的意思,让他上船去看看谨哥儿。这一咱坐船的,也不知道瘦了没有?吃的好不好?…”

    杜妈妈笑着应“是…”。

    十一娘忙拦了她,对太夫人笑道:“娘,这信是三天前的,等送信的人到,只怕谨哥儿早就离开了德州。

    太夫人听着泄了劲。

    杜妈妈忙道:“不要紧,不要紧。我写封信差人送去,他知道六少爷路过德州”一定会上船去瞌个头的人。。。

    太夫人又打起精神来:“你快去写。我让回事处的给你送信。。,杜妈妈应声而去。

    太夫人问起徐胡谕来:“他说要到什么先生那里听讲做文章的,去了没有?那先生收他没有?…,一面问,一面从炕j的小chou屉里拿出个雕红漆海棠huā的盒子把信装了进去。

    “去了!…”十一娘笑道,“那先生听说是项大人介绍的,又是姜先生的学生,十分客气,当天晚上就留了谕哥儿在家里。墨竹j个都没有想到,忙着给谕哥儿置当铺盖行李。又差了小厮回来拿衣裳。谕哥儿媳f刚刚把人送走。。”

    太夫人道:“五岳先生那里,只怕还要谢一谢才好!…”

    十一娘笑道:“我让常学智,就是给我照看庄子的常九河的y子,他如今已是回事处的一个小管事了,他和谕哥儿的小厮一起去的永清县。还带去了一幅前朝李迪的《雪树寒禽图》。。。

    太夫人直点头。

    二夫人过来:“听说谕哥儿歇在了永清?…”

    十一娘把情景说了说。

    “既然是屡试不第的举人做的教谕,我看”不如送些前朝名家的字画去做表礼。。”二夫人道,“这样也显得清贵些。。”

    “十一娘已经差人带过去了。。。太夫人笑着,拍了拍身边的坐垫,示意坐到身边”“谨哥儿给我写信了!。,然后把信拿了出来”“你看!…”

    像小孩子得了好吃的糖果似的”不仅喜欢,而且还带着点炫耀的味道。

    二夫人有些惊讶,笑着接了。

    太夫人凑过去:“你读读!…”一副还想再听的模样。

    二夫人笑着读了一遍。

    太夫人如吃了人参果似的,剥青显得很舒畅:“你说,他现在都走到哪里了?”,把信重新收到了匣子里。

    “应该到了临清。…”二夫人沉y道,“不过也难说。如果在临清没才多做停留,也许到了聊城!…”

    太夫人很相信二夫人的判断,每天和二夫人讨论谨哥儿走到了哪里”然后盼着谨哥儿的来信。

    十一娘看着,吩咐回来送信的人:“……每到一处都给太夫人写封信。”。

    原先只是留停在临清、聊城这样的拖方写信回来,渐渐的,只要有船停泊的地方就会写信回来。别的不说,信到是越写越好。送信的小厮笑道:“……舅爷每天都督促六少爷写信。还要练三页大字,读一页书。。”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收获。

    太夫人呵呵直笑:“我们舅爷,可是庶吉士。

    旁边坐的也都笑了起来。

    太夫人就说起罗振兴来:“……真是细心。每到一处,都要带谨哥儿出去玩玩的。谨哥儿上次来说。说舅爷要带他去曲卓拜孔庙呢!那地方,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去的。”太夫人担心道,“也不知道去成了没有?…”

    “你再耐心等j天。。”二夫人笑着安太夫人,“不管去不去得成,谨哥儿都会来信告诉您的。”

    “那倒是!…”太夫人闻言就笑了起来,“他上次随舅爷去光岳楼被人偷了身上荷包的事都跟我说了。更何况是拜孔庙这样的大事。…”

    日子眨眼就到了七月底。大家的注意放在了要下场考试的徐嗣谕身上。

    太夫人和二夫人到相国寺、白云观、慈源寺、文昌阁上香,十一娘和项氏则给徐嗣谕准备下场考试的衣裳、笔墨、提篮、考帘之类的东西。到了八月初一”徐嗣勤两兄弟一早就赶了过来,和徐嗣谆、徐嗣诫送他去考场。半路遇到了方冀,j个说说笑笑去了考试。待三场考完,徐嗣诫立刻向徐嗣谕请教学问。

    “赵先生给你启的蒙。常先生指导你的举业。我岂敢在鲁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