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凡事要趁早(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马来企业家们,当然希望能听到这句话,纷纷开心地鼓掌。

    元耀星做事并不拖拉,商议妥当,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也得到了贤士集团成立马来分公司的授权书。

    接下来的几天里,马来的企业家们参观了临海市,周轩还破例带着他们,参观了目前为止贤士投资额度最大的观象山暗物质实验室。

    对于周轩大胆投资摸不着影的暗物质研究领域,企业家们发自内心的钦佩,这才是真正的胆识和魄力。

    “周董,人活着总要做点事,虽然我也在做些慈善,但跟你比起来,差得很多。科技改变未来,这才是造福世界的举措。”元耀星由衷说道。

    “有句老话元会长一定知道,赶鸭子上架!”

    周轩说完,两人大笑起来。暗物质投资有眉目还行,否则百亿资金打水漂,连个动静都听不到,就是凭借一股子蛮劲硬撑。

    马来西亚的企业家们,回去筹备分公司的成立事宜,元耀星却没有走,他要回家乡祭祖,就在临海市东南的元家村。

    通过几天的接触,周轩和元耀星已经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于是,欣然陪同元耀星前往元家村。

    这天上午,刘浪开着商务车,载着周轩、元耀星等人,来到了距离临海市区只有三十公里的元家村。

    元家村距离海边不远,村民生活的很富裕,有着出海打渔的传统习俗,元耀星之前回来过,捐款数额不菲,主要是用于加固渔船,保证出海安全。

    街道宽敞,遍地三层小楼,楼顶是一排排的太阳能热水器,家家户户的门前都停着小轿车,价值都在五十万以上。

    出入的村民衣着时尚,照比临海市区也不差,虽然还是农村,但生活条件比城里都要好。据说,不少人家里都有冲浪浴缸,甚至是几个。

    中心就是元氏宗族的祠堂,维护的很不错,据村民说,前年还进行翻修过,而元耀星是村里的名人,大慈善家,不少村民见到他都热情的打招呼。

    元耀星带着尊敬的神色,进去祭拜了祖先,周轩并没有跟进去,倒是管清很好信,背着手进去转悠了一圈。

    祠堂的规模照比管辂祠还差远了,元氏宗祠近年来早已经沦落成一种象征,而随着通婚和人口的迁移,村中的元姓已经屈指可数,还以老一辈人居多。

    不光是祭拜宗祠,元耀星这里还有祖坟,接着,一行人步行来到了小村南部的一片群山之下。

    元耀星家的祖坟修建的很阔气,也是因为不差钱,占地大约一亩,前方有小广场,还有石雕的围栏,旁边种着很多松树。

    还未跪拜,眼泪便流了出来,远行的游子总是不忘那深扎的祖根,努力倾听耳边的风声,似乎能听到祖先在唤乳名。祭拜过后,元耀星擦擦眼泪,久久不语。

    也不是小年纪,不宜过度忧愁,周轩将其搀扶起来后,元耀星问道:“周老弟,我知道你是风水大家,可否帮我看一下,此地的风水怎么样?”

    周轩点头,因为没拿罗盘,只是凭借一双眼睛,仔细打量元耀星家祖坟的情况。

    本书来自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