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好歹,惩治,离京(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却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看热闹,事实上,不是没人预想到这个结果,康亲王做得太不地道。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怨谁?



    



    康亲王暴跳如雷,宛如一头狂怒的野兽,大骂一帮狗东西也敢背叛他,却不知与多少效忠他的臣子心寒,为了能让他上位,可谓是费劲了心思,却不想在他眼里,他们竟然是一群狗,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可是,他也不过是众多皇子中的一个,自以为是嫡长子,就理所当然的将皇位视为囊中之物?别人争抢就是狼子野心?不想想,历史上,最后坐上皇位的,有j个是嫡子,又有j个是长子?



    



    乐成帝被康亲王气得青筋暴跳,随手抄起一样东西就砸了下来。



    



    而康亲王看到一道黑影飞过来,下意识的多开始,然后,那东西就那么砰的一声砸在地上,四分五裂。定睛一看,却原来是一枚印章。还好,只是乐成帝的s印,如果砸的是玉玺,那乐子可就大了。



    



    康亲王也终于冷静了一些,看到盛怒的乐成帝,双腿发软,咽了咽口水,“父皇,你相信儿臣,儿臣真的是冤枉的,是他们陷害儿臣。”



    



    乐成帝冷眼瞧着,“李鸿熠构陷朝臣,罚俸一年,即日起,暂停一切差事,回府闭门思过,无召不得出府半步,若违此令,削爵,贬为庶人。”



    



    这一下,康亲王真的是脑中一p空白,好半晌才稍稍回神。



    



    “来人,把这孽障给朕拖出去,立即逐出宫门。”



    



    御林军统领,亲自带人进来,将康亲王给架了出去。



    



    “父皇,儿臣真的是被冤枉的,你相信儿臣啊,儿臣真的什么都没做过……”可惜,不管他如何的嘶喊,乐成帝都无动于衷。“李鸿铭,是你对不对,一定是你害本王,你这卑鄙小人,你以为你这样就能得逞,我告诉你,你想都不要想,李鸿铭,你给本王等着,本王绝对不会放过你的……”



    



    睿亲王低眉敛目,无动于衷,而处于盛怒中的乐成帝,也无人敢捋胡须。



    



    “皇后孙氏……”



    



    原以为这事儿就这么完了,不曾想,乐成帝再次开口,而这一开口,简直吓得人肝胆俱裂。不等他继续说下去,以内阁首辅阮瑞中为首的一g人立即出列,可不能让乐成帝后面的话说出口,毕竟,刚刚发作了康亲王,随之就提到他亲娘,想也知道绝对不是什么好话。孙皇后母仪天下,贤良淑德,多年来为打理后宫兢兢业业业,并无大错,若是一时口不择言,说出不该说的话,正所谓金口玉言,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即便睿亲王,也没想过将这件事牵扯到皇后身上,他虽然想要成为嫡子,而苏贵妃也想要坐上后位,但是,这事儿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里面牵扯太大,皇后若是真的倒台,受牵连的人绝对不在少数,苏贵妃首当其冲的就成为所有人攻击的靶子,本来前朝就不稳,后宫再来一场腥风血雨的争斗,那可真是……



    



    于是,睿亲王也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



    



    乐成帝倒是舒了一口气,到底还是没让他失望。不过……



    



    “皇后孙氏,教子无方,着令前往祖庙罚跪一个时辰,以自省,下月初一避暑期间,留守宫中。”



    



    众人松了一口气,还好。



    



    处理完了这事儿,乐成帝将一份密折那了出来,传给众朝臣阅览。“西部边境,于启元而言,有着何等重要的地位,相信诸位都清楚,此事发生地虽不在重要关隘,然,如若处理不好,将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甚至影响边关安危,因此,朕yu派遣钦差,立即前往查明此事,并作出妥善的安排。”



    



    此话一出,不少人都站出来请命,文武官员皆有,此事若是处理好了,就将是大功一件,即便是诸皇子都不想错过。至于,这折子的来历,倒是没去追究,因为早就不是第一次出现,同时也没人去质疑里面的内容。



    



    “作为钦差人选,朕早有绝断。老九,你入朝办差,时日也不算短了,此次朕派你前往,好好的磨砺一番,莫让朕失望。”



    



    十七岁的年龄,说起来不过还是少年人,朝堂上,早就被j位兄长瓜分,虽然心有不甘,生恨自己出生晚,但也无可奈何,明面上就算是投靠了皇后,心中依旧难平,倒是想要好好的作出一番成绩,让父皇刮目相看,奈何,重要的事情永远的轮不到他,关键的东西自然就摸不到,接触的永远都是一些边边角角。这一次同样积极争取,但其实没抱多大希望,却不想,突然被惊喜砸中。在一瞬间的愣神之后,急忙谢恩,“……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负所望。”



    



    “很好,回去准备一下,明日便出发。至于这随行人员,骆ai卿,你可有合适的人选?”毕竟不是小打小闹,自然不可能完完全全的j给一个初出茅庐的人去办,其实随行的人员才是关键,骆沛山身为吏部尚书,加上近日的作为,乐成帝对他推荐的人还是抱着很高的期待的。



    



    骆沛山略一思考,随口就点出了j个人的名字,结合之前折子上的内容,他推荐的人有文有武,吏部,户部,兵部,乃至刑部的人都没落下,显然,可能涉及到的情况,需要什么人出面合适,他都一一的考虑到了。至于他们是哪个派系的人,骆沛山表示,不好意思,他一个都不知道。



    



    乐成帝一琢磨,就这么排版定了,完全都是骆沛山推荐的人,一个都没变。



    



    “皇上,臣还有一言。”骆沛山说道。



    



    “讲。”



    



    “此行,或许可以加上今科进士及第的三位,他们都是启元未来的栋梁之材,何不趁此机会好好的磨练磨练,他日必能为更好的为皇上为启元效忠。加之,同是年轻人,一路上王爷也不至于寂寥,或还可以相互的学习学习。”



    



    “ai卿言之有理,准。”



    



    “皇上,不若再加上内廷孙秉笔?”



    



    “大善。”乐成帝想都没想,立即就应了。



    



    于是,此次西部边境之行的主要人员,就在君臣的你一言我一语中敲定。



    



    对于这些人,其他人还真的不怎好ao病,毕竟,骆沛山真的是从大局出发,不偏不倚,如果想要讲某个人挤下去换上自己的人,难免被抓到把柄,被人攻讦诟病。



    



    可是,以九王爷为首……



    



    九王爷的生母,在后宫仰仗的是皇后,也就是说,他相当于康亲王的小跟班,刚发作了他,现在选择他的人去办这件重要的差事,那么,是不是说明,乐成帝并没有完全的对之失望,康亲王早晚还有站起来的一天。



    



    已经决定了的事儿,自然不好反驳,不过……



    



    “父皇,依照骆大人所言,不如让十弟也同行,他比九弟入朝时间更晚一些,也正是需要历练的时候,不说让他做什么,哪怕只是看一看,听一听,儿臣想,对十弟而言,都有着莫大的好处,您以为如何?”睿亲王说道。



    



    十王爷乃是他的跟班,他的用意何在,众人心知肚明。



    



    乐成帝沉yp刻,原本计划中,就是让老九老十同为钦差,不过因为出了之前那一档子事儿,为了平衡,在打压了老大的时候,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自然也要安抚,这才独独选了老九,不过,让老十跟着,不参与主事,也未尝不可。“准。”



    



    “多谢父皇。”睿亲王叩谢。



    



    而心中愤愤不平的十王爷,这个时候也满是欣喜的拜谢,不过,他的欣喜多少带着点浮夸,想想也,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兄长主事,而自己却只是g巴巴的跟着,这样的天儿,那就是活受罪,如此,还不如就留在京城,然后到承德行宫避暑,舒坦快活。



    



    睿亲王瞥了他一眼,多少感觉出了他的不满,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



    



    另外四个人,都还没有上朝的资格,在听闻了此事之后,对骆沛山都心怀感激,不是谁在初入仕途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机会,要知道,或许这样一次经历,就会让自己比其他人的起步高一截,更何况此行还有那么多大人在,行程中又无事儿,相信与他们请教一番,他们多数都不会拒绝。



    



    下朝之后,“骆大人还真的是不吝提携后辈。”阮瑞中神情无波的说道。就算是别人不敢对着他指指点点,但是弄得一家子都不敢出门的流言蜚语,还是让他很恼火,骆沛山依旧与他不对付,圣人都有火气了,何况他不是圣人,骆沛山要跟他对着g,他又何必客气忍让。而在作出这样决定的一刻,就意味阮瑞中失去了平常心,如此,日后行事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偏颇,如此一来,天平必然倾斜,他不可能再绝对中立。



    



    骆沛山呵呵一声,p笑r不笑,“身为吏部尚书,那都是应该的吗?”



    



    阮瑞中点点头,转身离开。



    



    骆沛山看他的背影,却带着三分怜悯,你这样的人,当有一日知道,自己被当成傻瓜一样的被信任ai重以及疼ai的人蒙在鼓里耍着玩,不知道会是何种反应?或许,你全心全意为她们着想的时候,她们心里其实在看你笑话,把你当成跳梁小丑,又该是何等悲哀?



    



    在李鸿渊看到此次西行之人的名单之后,虽然大部分的人都与前世的不一样,却也没出乎他的意料,不过,在看到孙宜霖跟陈正敏的名字之后,冷笑一声,说得好听是提携后辈,还不是觉得愧对这两个人,另外两个不过是顺带,这老狐狸可不是真的那么大公无s,这人情倒是让他捡了一个十成十。



    



    这次的钦差就一个,没有老十与他争锋相对,老九应该会听取建议,将此事办妥,李鸿熠犯蠢,倒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不用他再来费心费力的善后。



    



    名单看完之后,就丢在一边,不再过问,反正他也不是彻底的放手不管,真有突发状况,那边的人必然会传来消息。



    



    现在该想想,等到了行宫,要如何将婉婉拉到怀里来才是正经。



    



    在行宫的时候,住得相对较近,但是因为密集,也意味人多眼杂,不过,到时候只怕是天天有各种各样的大宴小宴,诗宴花宴乃至酒宴,想要“浑水摸鱼”倒也容易。



    



    “沐安,行宫那边准备如何了?”



    



    “回主子,奴婢亲自盯着人一一布置的,您放心,不会出岔子的。”那可是主子的享乐窝,今年十有**未来的nv主子也会进去,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沐公公低着头半天没等到主子回应,微微的抬起头看了一眼,美人榻上,闭着眼睛,似乎是睡着了。闭着眼睛的主子,总是比睁着眼睛无害许多,不过,即便是这样,沐公公也不敢多看一眼,这样的天儿也不需要盖被子,想了想,亲自拿了扇子,靠近一些,轻轻的,带着不快不慢的节奏,一下一下的煽动。



    



    在西行之人整装出发之后两天,前往避暑行宫的名单也下来了。



    



    对于留在京中监国的人选,也着实的出人意料,乃是没什么存在感的七王爷,他比李鸿渊小了两岁,做事不掐尖要强,j给他的事情倒也每每都能完成,除了一些客观条件已经决定了结果的事情,需要他主观去参与的,基本上都差强人意,结论就平庸。他生母只是一个宫nv,早逝,不过那时候已经六岁了,乐成帝也没将他抱给其他后妃抚养,就由着一g伺候的宫人养大,或许就因为没有任何依仗,倒也没被如何的欺负为难,这一次却要他留下监国两个月,只能说祸福相依。



    



    毕竟,睿亲王以为在没了李鸿熠之后,由他监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恭亲王,老大被架下去之前,嚷着是老三害他,不管是不是,父皇应该都不会留他监国,那么,是自己的可能x很大……



    



    李鸿渊跟五王爷那个病秧子肯定都不在考虑之列,而七王爷也压根就没人想到他,多半是三王爷跟四王爷之间择其一,或者是两个都留下,嘿,谁知道一个都不是。



    



    李鸿渊前世的时候,没有骆荣平那事儿,李鸿熠没有禁足,但,留下监国的依旧是七王爷。此外,四位阁老,除了首辅随行,另外三个都被留下协助七王爷,这一点也是一致的。



    



    前世,京中这两个月倒也过得安稳,这一次可就未必,毕竟,京中还有一个李鸿熠,就算是他被禁足,不得出府半步,可别忘了,皇后可是也留在了宫中,她若是想要做点什么,极有可能是不会被发现的。



    



    还让人蛮期待的,当然,李鸿渊也等着这次机会,彻底的解决了阮芳菲,挂着他准侧妃的名头,还真的是无比的碍眼。



    



    五月的最后两日,以乐成帝的仪仗为首,从头看不到尾的车队,浩浩荡荡的离京。



    



    ------题外话------



    



    切至三号晚十二点,留言有币币,不是活动,只是元旦小祝福,当然,长评币币多多哒~



    



    本书由网首发,请勿转载!



    我和我的儿媳妇完[完]

    老师穿裙子没有穿内裤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