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牛津大学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牛津大学,在整个世界都享有盛名。

    早在1167年,牛津大学在牛津郡牛津市成立。

    牛津确定与牛有关。

    传说是古代牛群涉水而过的地方,因而取名牛津(oxford)。

    在十二世纪以前,英格兰是没有大学的。

    在1167年,英格兰的金雀花王朝的建立者亨利二世与法国国王闹别扭,将在巴黎学习的英格兰学者都召回来,于是牛津大学成立了。

    到1563年,牛津共有十六个学院,上千名大学生在这里学习。

    时间又来到了十二月下旬,牛津市热闹起来。

    作为整个英格兰唯二的大学,牛津大学不仅受到教会的关注,就连贵族以及王室都对它投以关注的目光。

    就在英格兰出现官员录取考试的第二年,牛津大学就迎来了一波招生热潮。

    要知道,牛津大学以前基本上是培养教士的地方,受到的关注很少,在校的学生也不过几百人罢了。

    通过考试就可以当官,这让英格兰人的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谚语突兀的在整个英格兰流行起来。

    作为知识的培养基地,牛津大学一下子成为人们争相踊跃的热门之地。

    首先,国王陛下颁布政令,将牛津大学从安立甘宗手中夺走,交给了牛津大学的校长以及高层领导。

    并且,王室每年将会补助一万英镑,作为学子们的衣食费用。

    然后,安立甘宗为了培养自己的教士,依旧大力进行资金支持。

    贵族们为了扩大家族政治影响,也开始支助一些贫困的大学生,扩大影响。

    与其从全英格兰各地找,还不如直接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找,至少成才率高些。

    于是,牛津大学迅速扩招,人数飙升,每年在校人数达到了一千两百余人。

    每年八月八日的伦敦官员录取选拔考试结束后,一般而言,各郡将在十二月下旬,开始新一轮的考试资格选拔。

    十二月二十七日,牛津大学正在进行一场全校的总动员。

    由于临近资格考试,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回到了老家,参加户籍所在地的资格考试目前仅剩联合一百多人。

    校草地上,整整齐齐地站立着一百多人,他们一个个英姿焕发,朝气蓬勃,红光满面,一脸激动地看着前方高台。

    高台上,一位聪明绝顶的六十岁的老头,一身绅士礼服,身材中等,挺着大肚子,正带着一副眼镜,挥舞着双臂,大声地说着。

    往日的学者气质消散无踪,此时如同乡下吵架的老头一般,让人大铁眼镜。

    “诸位同学们,明天就是牛津郡一年一度的资格考试了,明天将抉择出,十个,可以去伦敦参加明年官员考试的人!”

    老头盯着下面众多年轻学生的眼睛,继续说道:

    “也就是说,你们一百多人,将要与郡中其他的人一起竞争十个名额!”

    作为牛津大学校长,他当然希望十个人都是自己学校出来的,这样才能有面子。

    “无论是谁成功考到名额,但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