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诗书教化(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教化巴人?

    李荩忱这也太能想了吧,而且这分明是要赖在巴郡不走的架势啊!

    顾野王顿时讷讷说道:“世忠,诗书礼仪是我华夏一族······”

    在魏晋名士眼中,诗书礼仪这些当然都是上层社会才能够学习的东西,甚至就连那些寒门都没有资格学习,更不要说蛮夷了。等到后来北朝的汉化潮流开始以及大量寒门士子凭借自己的能力崛起,这种观念才开始有所转变,但是至少在南朝,也就只能接受华夏汉人学习诗书礼仪的事情,而这也是南朝士子觉得自己和北朝人之间在道义上最大的优势所在。

    很多人甚至以此自豪。

    而现在李荩忱竟然想用诗书礼仪这一套来教化巴人,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蛮人?别说顾野王,就连一向自诩为“天不怕地不怕”的萧世廉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怀疑李荩忱是不是为了收拢巴人而已经变得疯疯癫癫。

    但是李荩忱郑重的点了点头,表示他们两个没有听错:“我华夏古往今来都是‘礼仪之邦’,而既然在我华夏之土上的人,自当都是华夏族群,可是诗书礼仪现在只有汉人才有,其余的蛮人却无法学习掌握,这如何能将华夏称之为‘礼仪之邦’?”

    顾野王顿时微微皱眉,却并没有开口。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李荩忱说的有道理。

    “更何况顾公可曾想过,教化一方百姓是怎样的恩德?”李荩忱微微一笑,对于这些读书人想要什么,他还是很清楚的,“青史留芳且不用说,而且本地人为了感激顾公以及其余随顾公一同前来教化他们的人,说不定还会在顾公百年之后立祠祭祀,这之后可就是香火不断、子孙血食啊!”

    顾野王一时间怔在那里,脸色不断变化,显然心中已经动摇。

    如果说第一个理由还不足以说服他的话,那李荩忱第二个理由已经让他没有办法拒绝了。青史留名、立祠祭祀、教化一方······这些对于已经半入土的顾野王依旧有着难以抵抗的诱惑,更不要说其余人了。

    这是一个读书人除了登殿拜相之外最大的追求!

    而现在李荩忱不可能满足顾野王登殿拜相的梦想,但是可以满足他这个教化一方的梦想!

    萧世廉此时也也隐约明白李荩忱的用意,不由得微微一笑,但是也有些担心,毕竟李荩忱想要做这些,终究是得先让顾野王答应的。而李荩忱冲着萧世廉做了一个放心的手势,依旧不慌不忙的看着顾野王,他明白顾野王会做出什么样的决断。

    顾野王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松开,老爷子一挥衣袖,慨然说道:“这件事世忠你放心,老夫宦海混迹多年,些许不得志的知交和门生故吏还是有的,只要你将巴人安顿下来,那老夫就能够将他们教化好。”

    这话掷地有声,萧世廉轻松一口气。顾野王既然已经说出来,说明他是要坚决的站在李荩忱的船上了。

    李荩忱脸上的笑容收敛起来,郑重一拱手。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