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地产神童,股市相邀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老榕树绿叶成荫,斑驳粗粒的树皮仿佛几十年前的历史轮回。

    吴孝祖走出一家发烧友音响店,手里拎着两张黑胶大碟。黄色纸袋旁翘起的手指轻轻划过石墙。思绪着刚刚与贺超琼的谈话。

    不知今生贺家这位大小姐与许家公子会不会走到一起。

    想想适龄又不出挑的二代,可能许公子算是比较让人欣赏的一位。最起码并非完全的纨绔子弟。

    此刻,许家财富能够入围港岛前20位。许世芬、许世询两兄弟的领导下,许家在港岛银行业、建筑业话语权都很重,很适合作为联姻“外戚”。

    想到这,吴孝祖不禁哑然失笑。

    明显自己这个军师想的太远,八字还没一撇。总要等贺超琼运作成功赌片系列在想其他。

    港片手握着赌片这一把好牌,生生打烂。成为了烂尾项目……

    纵然如此,后世《赌神》创造的营收都超过1个亿港币。这在当年绝对是赚到盆满钵满的一件事。哪怕是始作俑者项胜、王京可能都没想到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响,直接正式开拓了港岛赌片这一类型片。

    《赌侠》、《赌圣》更是让项家多了一台印钞机。

    在此之前,邵氏虽然也不是没出产过赌片,但始终都不成气候。并没有人真正意义上把其当作一个电影类型。就像《英雄本色》出现,开创港岛黑帮片题材先河一样。

    当年,赌片带给项家最大的利润不单单电影项目进项。项家本身在奥门就是赌场的一个赌厅的厅主。凭借着赌片的制作成功,项家彻底在奥门站住了脚。赌厅绩效成为奥门最火的几个赌厅之一。

    吴孝祖没想过翻拍《赌神》。

    当然,就和项胜对王京讲的一样:这个故事烂透了,但是名字却神气的不得了。

    但,却可以拍摄一部同名为《赌神》的新内容。

    如果,贺超琼可以运作成功,吴孝祖有七成把握让赌片震撼到贺先生,然后从背后推贺超琼上马!

    贺超琼早一日得势,吴孝祖就早一日借势。

    两张黑胶唱片。

    一张是Beatles主唱约翰·列侬与妻子小野洋子合作的《Double Fantasy》珍藏版摇滚黑胶大碟。推出这张专辑后,他被枪杀。一张是蓝调黑胶碟片。

    放在后是都颇为珍贵。

    龙城冰室放着一台民国时期的古董黑胶唱片机,算是大佬邱留给他的念想。

    想不明白一个社团大佬……或者说混入社团中的X身份人为何附庸风雅的听黑胶唱片。

    当初,大佬邱收藏了很多典藏、限量版的黑胶碟片。只是当年事发突然,这些典藏不知最后落入了谁的手中,这倒让吴孝祖颇为遗憾。

    黑胶碟片在80年代可以说走到了穷途末路,随着录音带、CD等新鲜事物的出现急转直下。

    根据美国唱片协会统计,1988年北美销售额在5亿美元左右。连年降低。港岛更是如此。

    不过,这玩意后世却又重新被音乐发烧友捡回来,2015年,全球的黑胶唱片又恢复了80年代末期的销售水平。前世,吴孝祖算是伪发烧友。

    那时候内地黑胶唱片竟然起死回生,帝都甚至多了很多录制黑胶唱片的工作室和厂牌。

    ……

    中环,劳力士奢侈名表店。

    王祖苋趴在柜台上点着几块手表让导购小姐拿出来,挑选。

    “王小姐,金劳很有档次。我们采用的是18K纯金。男士戴表的话,一劳永逸!如果你不喜欢,这边还有黑劳……”

    导购挂着职业笑容推荐,她自然知道王祖苋是个大明星,竭尽全力推荐,心中也羡慕被赠豪表的“小白脸”。如果不是奢侈品店的规定严苛,她早就先寻王祖苋签名了。

    聂小倩!真的不是浪得虚名!

    “有没有皮带白底盘的手表?”王祖苋问。

    “王小姐,白色表盘不吉利,白捞白捞……不如试一试我这一块,《古惑仔》山鸡同款!”

    一个轻挑的声音响起。

    梳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