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打开一扇窗(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程序猿来说,他们的追求,就是在各种高难度任务挑战还没开始在国内兴起的年代,要想跟他们谈完整的oa系统思维,还有点为时尚早,但吴小正有办法跟他们聊这事。

    “国外现在开始流行的电子邮件你们听说过吗?”

    两人点了点头。

    电子邮件是一个在70年代就发明了的东东,它却是在80年代才得以兴起。

    在70年代,当时使用的是arpanet网络,而且用的人太少,网络的速度也仅为56kbps标准速度的二十分之一。

    受网络速度的限制,那时的用户只能发送些简短的信息,根本别想象那样发送大量照片。

    到80年代中期,随着个人电脑兴起,电子邮件开始在国外的电脑迷以及大学生中广泛传播开来。

    作为计算机专业人士,两位程序猿对于电子邮件还是很熟悉的。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在公司内部弄一套邮件系统,这时吴大厨大厦的设计方案出来了,设计师想让吴大厨的所有高层都来针对这个设计方案来提修改意见。”

    “按照常规的方法,设计师需要拿着一份图纸,一个个地去登门拜访,这样不仅很费时间,其他人还不一定知道别人的修改意见,这样会有很多重复的意见出现,更难因为受别人意见的启发,而产生新的创想。”

    “可是如果这位设计师是给所有相关人士发一封邮件呢?”

    吴小正的问题立即就带动了两位程序猿的思维。

    在公司内部联网并建一个邮件系统并不算太难,这有现成的解决方案。

    确实,就刚才的问题,如果用邮件来解决的话,的确就要轻松得多了。

    “如果我们对这套邮件系统再加点修改,比如一封邮件,指定某人必须给予答复,某人又必须给予意见,整件事情只有得到完整解决了,这封邮件的整个运作流程才算完成。”

    “如此一来,这就成为了一种简单的协同办公。”

    “如果这封邮件,再加上同意、反对等审批选项,或者加上投票、统计等选项,这种协同办公就又升级了,能满足日常办公需求的功能越多,这套自动办公系统就会成熟,越有应用价值。”

    钟明煜和陈家耀又是眼前一亮。

    吴小正的话,确实像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看到了电脑技术的一种奇妙的应用。

    这是一个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全新应用。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