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长市的道(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吴小正转向了张颖和马丽:“经过今天这一遭,知道你们有多勾人、多能惹祸了没?”

    马丽点了点头。

    吴小正刚才的表现,既让她觉得出了一口恶气,有了安全感,但同时,她又因为吴小正的狠劲而感到一丝害怕。

    “知道就好,下次记住,千万别一两个人就随便出门,想去哪里先跟我打个招呼。”

    马丽又点了点头。

    至于张颖就不用说了,她虽然也胆大,但经历过一些事以后,已经对吴小正的话言听计从。

    吴小正之所以刻意嘱咐她们,是不得已的事。

    与后世相比,现在的街头实在是太乱了一点。

    到了后世,大城市的警察队伍警力已经比较充足,大街上也到处都是摄像头,因此像这种当街调戏妇女的事,基本上很难再发生。

    在这个年代不一样。

    摄像头没有,警力也不充足。

    就好比说刚才,吴小正在先锋厅折腾了好几分钟,直到走时,还不见公安干警露面。

    因此,那些混混胆子一肥,啥事都干得出来。

    在这个年代,不管是哪里,大白天当街欺凌妇女,甚至拉到某个角落霸王硬上弓的事都不少见。

    在现在的监狱里,所关押的强·奸犯、流氓犯比例不是一般的高!

    趁易洪江还没这么快过来,吴小正决定来宽一下刘志军的心。

    “军哥,来,我跟你说说长市的道。”

    长市的道!

    因为刚到长市不久,吴小正其实并不不知道在这个年代的长市,道上到底有些什么势力和了不得的人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长市的道一无所知。

    在前世,吴小正在长市可是有生意的,因此他在这边也有些朋友,听他们讲过长市的历史,讲过长市的道。

    长市的道,应该是分时代的。

    第一个阶段是解放前。

    在解放前,长市是一个帮会林立的地方。

    在那个时候,帮会最大的大龙头称之为“宝”。

    其次是“草”,这个“草”其实是“槽”的谐音,和江浙一带的槽帮是一个意思,俗称“通槽”,是青红帮的祖师爷。

    三为“记子”,四为“流子”,五是“扒手”。

    这个扒手并不是一般的扒手,而是指扒手的头,自己不扒钱的。

    解放后,长市的帮派被政府扫了个精光,但这种叫法还是流传了下来。

    因为解放,帮派在长市销声匿迹了差不多近20年。

    第二个阶段要到七十年代。

    到了70年前后,因为某段历史,长市到处也在斗,在那个时候,长市悄然兴起了一股势力,号称“十三太保”。

    这十三太保在叫法上又带有了一丝帮派的味道,但实际上和帮派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这十三人聚在一起,并非是为了占地盘,也不是为了欺凌弱小,而是因为历史的原因,纯粹就是为了打和斗。

    在那个年代,就算是打和斗,民风也还是淳朴的,因此十三太保在道上有威名,但却没太多让人深恶痛绝的劣迹。

    第三个阶段,就到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

    也就是现在。

    据说,这是一个有故事、也比较乱的阶段。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