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宝(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诏让学士院议论,学士院请求改为“丰济元宝”。

    丰济元宝?赵祯微微摇头,看来学士院还没理解自己的意思,自己是要求他们用一个能长久在大宋发行的通宝,而不是老是变动通宝,连名字都无定式怎么保证大宋制钱的坚挺?

    提起御笔在奏折的最后御批上皇宋通宝四个字,并且加上备注:“大宋制钱乃关乎国计民生,每改年号则通宝亦改,实乃多费之举,咨以皇宋通宝为名,非大典无以更变!”

    轻轻的放下宣笔,赵祯转头对三才道:“把这本奏疏发往学士院。”

    三才接过奏疏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月亮已经渐渐西沉,顽皮的公主也在御案下睡着,把最后一碗茶水给赵祯续上道:“官家快到子时了,今夜微寒……”

    赵祯点了点头:“派人把灵儿送回去,朕想起一些事情,就寝过后怕是会忘记,再续一壶茶。”

    三才微微有些惊讶,原先的官家绝不会熬夜到如此之晚的,平时的官家生活极有规律,而且注意养生,即便是政事再过繁忙也不会熬夜,除非有紧急军情。

    三才抬了抬眼皮,官家用的是黄色碎花诏令文书,这一般是发给三司的……

    赵祯确实是在给三司下旨,通过刚刚的通宝一事他想起了最近的钱荒,没错,富饶的大宋也开始面临钱荒了,江淮之地出现钱荒,开封府附近稍稍好一点。

    这主要是因为大宋铜钱的大量外流造成的,大宋的商贾与日本、东南亚、阿拉伯等地进行交易,而大宋的铜钱在他们看来质地优良花纹精美,并且铜也是一项重要的金属,自然宋钱差不多成了贸易区的国际货币。

    日本所酷好者铜钱而止,交阯跟宋人交易,也必以小平钱为约,而又下令其国,小平钱许入而不许出,爪哇国也用胡椒交换宋钱。

    而一赐乐业人则说:缗钱原为中国财宝,而今四方蛮夷通用之。得中国钱,分库藏贮,以为镇国之宝。故入蕃者非铜钱不往,而蕃货亦非铜钱不售。

    今夜的皇宋通宝之事,让赵祯开始更为迫切的打起纸币的注意来,大宋的铜钱说不定撑不了多久了,而金银铜三种货币也许能再支撑一时半会,云南之地刚刚收归大宋,滇铜的产出也要有一段时间才行。

    赵祯只能开始在国内初步实行纸币实验,最起码让国内先一步解决钱荒的问题再说,否则大宋的经济将会变得缓慢,这是赵祯最不希望看见的事情。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