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话隋唐(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武将更加压制,可大宋官家还要靠武将戍边,只能把文官放在武将之上,再给将‘门’封妻荫子的荣耀。

    “寇相公是在‘逼’我表态啊!”赵祯无奈的叹了口气看向老爹。

    面对儿子的求助赵恒笑了笑:“你认为寇相是在‘逼’你,可朕却要告诉你隋唐灭亡的原因,皆是因为将‘门’手掌过重的兵权所致,你想想隋唐的哪位皇帝是极为昏庸无道的?”

    “隋炀帝杨广啊!”赵祯想都不想的回答。

    寇准和赵恒齐齐的摇头,显然他们是不同意赵祯的说法。

    “益儿还是史书读的少了点,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看,隋炀帝北征高句丽是明智之举,他带领拥护自己的军队杀向高句丽为的是凯旋而归,携雷霆之势一扫世家大族!那时的世家‘门’阀已经严重影响隋朝的统治,土地兼并已经到了邻人发指的程度,而朝堂之中却遍布他们的子弟,这时只能用壮士断腕的手法快刀斩‘乱’麻!”

    赵祯呆呆的看着老爹,没想到他对历史的了解居然到了细弱毫厘的程度,这让他佩服的不行,抬手帮赵祯捏了捏肩膀。他这是真正的发自内心,佩服老爹的缜密。

    但老爹接下来的话更是让他震惊:“士大夫和武将,土地和商业两者就如‘阴’阳,互相转换,士大夫强则武将弱,反之亦然,重农则抑商。这就如太极一般阳盛则‘阴’衰,盛极一时则转‘阴’,两者循环最主要的是看你如何掌握!能臣不一定品行端正,君子也不一定有治国之才,益儿你记住圣君不怕‘奸’臣,昏君才怕,你要用好能臣却不能被他带到歧路上!”

    最后一句话他几乎是声嘶力竭的喊出来。

    寇准则在一旁默默的点头,他和赵恒是老搭档,一起扶着大宋前进,上过战场,享受过咸平之治,见到赵恒的眼‘色’后他便接口道:“隋炀帝的功绩不可磨灭,京杭大运河为我大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可惜他未能携雷霆之势凯旋。

    而大唐也未能消除‘门’阀大族的威胁,唐太宗一代雄主都在灭不了他们,长孙家,尉迟家那个不是‘乱’国之臣?看现在的大宋呢?你可曾看过一个世家‘门’阀,即使有世家大族也只不过是山东的孔氏一族,即使三槐王家也不过只是一个书香‘门’第而已,为了宅邸都让孙‘女’出面,这算的上是‘门’阀?“

    赵祯已经麻木,老爹的辩证法,寇准的大局观都站在自己不能企及的高度:”大宋没有‘门’阀是因为收走了将‘门’的兵权,而重商抑农则是为了对付土地兼并?”

    赵恒缓了缓‘精’神虚弱的笑道:“嗯,不错,益儿已经很接近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为何前朝史书由后朝编写?隋炀帝是昏君嘛?不是,他只不过是个失败者!”

    赵祯点了点头这一点是事实,虽然有本朝不修史的惯例,人们都说修史亡国,其实是修了也无用,取而代之的朝代为了维护统治,必将抄没重新撰写!

    这是胜利者的权利!也是享受荣耀的时刻,纵观史书开国之君皆是雄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越往后则越‘混’用无能,即使中兴之主也是寥寥无几,这就是史书,这就是历史!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