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增援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发子弹击毙一名敌人。”这首《游击队员之歌》相信很多人都会唱。实际上真正到了实战中,想一发子弹击毙一名敌人并不容易。

    据统计,二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要25万发子弹。越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20万发子弹,伊拉克战争需要10万发子弹,就算是号称“神枪手”的狙击手,杀死一名敌人也需要13发。

    一战中杀死一名士兵需要多少发子弹,由于统计手段比较落后,没有翔实数据,但想来也不会太多,总要个一两万发,就算是索姆河战役开始首周的那种效率,估计也要个一两千发。

    相对于步枪,手枪的杀伤效率更低,美国影视剧中使用1911一枪一个,那是夸张手法,在实战中,手枪的效率极低,中国曾有被64式手枪击中8枪还活蹦乱跳的例子,而在伊拉克战场上有人被打了25枪也没死。

    想要一枪致命,除非是打在要害部位而巴斯蒂安,明显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就在两名德军刚刚转过身来的时候,巴斯蒂安连开三枪,打倒了一名德国人,然后就被另一名德国人一刀捅翻。

    被捅倒在地的巴斯蒂安感觉非常奇怪,他感觉不到腹部的疼痛,虽然随着刺刀涌出的鲜血表明他确实受了伤。德国人面se狰狞,疯狂嚎叫着想把刺刀chou出去,然后继续捅,巴斯蒂安死死抓住对方手中的98a枪管,不让对方chou出刺刀。

    巴斯蒂安很清楚,如果德国人把刺刀chou出去,而巴斯蒂安又得不到及时救护,那么巴斯蒂安会在一分钟内就死去,死的无声无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