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新移民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半个月之后,泗水附近的居民工作一天之后如果选择要小麦的话,那么就会直接领到面粉。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一个面粉厂终于落成,并成功投产。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本来是一个惠民之举,但到了居民那里却成了“乱政”。

    对于居住在民国北方的华人来说,小麦不仅仅是供应人吃的面粉,同时也是饲养家禽家畜的饲料。如果到了灾荒时节,甚至麸p筛糠都是人的食物,根本不存在l费一说。

    呃……这个描述不准确。

    民国时期的华人食谱,主要是由玉米、红薯、土豆等杂粮组成,面粉还真不多,哪怕是地主家,也不可能天天吃面粉,每年除了年节以及农忙时期,也多是以杂粮为主的。

    生活在民国真的不幸福,除了天灾,还有更多的**,在中华大地上,除了那些官僚买办,普通人还真是没什么好日子。

    真应了那句话: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向兰芳大公国这样,连“赈灾粮”都是细粮的政府,别说在民国,在整个亚洲都算是独一份。

    如果这个消息传回民国,单单是这一点,恐怕就会吸引大半个民国的华人移民兰芳大公国,哪怕是那些中小地主也会变卖家产举家搬迁。

    民国此时的地主,要说没有强取豪夺那肯定是扯淡,但更多的地主靠的是勤劳踏实,才能置办下一份家业,到了农忙时期,连地主都是要下地g活的。s1();

    而勤劳踏实的人,哪怕是到了兰芳大公国,也一样会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