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 不要一张脸的英美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1920年12月25号,农历11月16,兰芳和法国向暹罗发动进攻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

    先不说暹罗国王拉玛六世如何的奔走呼号,在国际上反应最大的是英国人。

    1893年,曼谷王朝和法国签订了《暹罗条约》,条约规定:暹罗将将湄公河东岸的老挝领土划给法国,并向法国赔款300万法郎。

    这个条约其实是英、法两国妥协的产物,而且还是法国人先提出来的。

    19世纪中,英、法两国在亚洲的殖民地越来越大,其中在东南亚这一块,英、法两国的殖民地已经快要接壤,为了避免两国之间有可能发生的那些麻烦,法国人建议:维持一个强大、**的、两边都有明确国界的暹罗王国,使大不列颠领土和法国在印度支那半岛的领土之间有一个固定的屏障。

    这一建议得到英国人的认同,于是就有了《暹罗条约》。

    一直以来,就像是《泰晤士报》曾经所说的:英国无论如何不能在印度支那同法国为邻,现在已经是划清不许法国逾越的那个界限的时候了。

    自从《暹罗条约》签订之后,湄公河就成为法国不可逾越的红线,英国和法国虽然在东南亚都拥有广大的殖民地,但因为暹罗的存在,英国人和法国人可以维持相安无事的局面。

    现在法国人居然又主动打破这个平衡,英国人的震怒可想而知。

    12月25号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兰芳因为拥有众多的天主教徒,也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就在接到兰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