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市二中认真调研(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他唐校长就不敢不答应了。

    “应局长和两位主任就放心吧,我和高书记一定会尽全力,争取把二中的教学质量再往上跨一个台阶,快则今年下半年,慢则明年吧,一定要给东海市教育界争光,不辜负应局长等局领导的厚望!”唐校长之所以敢信誓旦旦保证,主要也是因为自从他接受二中以来,就一直在准备申报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工作,现在各项硬性指标都已经达标,就看下个月的高考结果如何了。

    老应喝了茶,扫了一眼众人,最后又把目光聚焦在唐校长和高书记身上,严肃承诺道:“二中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有什么需要,也可以直接向老陈申请嘛,我会跟老陈打好招呼,让他尽量给你们一路开绿灯。记住了,教育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高中又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头戏,要重视起来。”老应最后一锤定音道。

    唐校长和高书记不住地点头,又不住地感谢应局长。老范却又忍不住插了一句道:“当初市一中申报的时候,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高考成绩硕果累累,几乎仅靠这一项,就压倒了隔壁的临江一中,从而比临江一中早一年申请成功。高考报名工作已经全部结束了,不知道市二中今年的考生质量如何,能不能和市一中相媲美,如果能有市一中那么优秀,那么申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听老范这么说,唐校长心里就把他骂了几十遍,这不废话嘛,市一中集中了全市最好的学生资源,二中虽然文科成绩不错,但怎么能和一中比,再说了,一中的老师也是下面七八所高中里面抽过去的,老师优秀,学生聪明,又有极其优良的学风,一中申报一级重点不成功,难道还七中八中吗?

    吴晓考虑问题比老范周到,他当初就是一中的毕业生,深知一中和二中在生源质量差了好几个档次,要想赶上一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国人就是这样,什么都追求第一,至于第二第三,几乎无人问津。所以市一中的好成绩肯定会继续保持很多年,只要中国的教育制度不大改大修,排在后面的几所学校就休想赶上一中前进的步伐。

    “范主任,其实我觉得市二中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应该是生源问题。市一中吸收的生源是整个东海市最好的,市二中虽然这两年也在挖空心思搜罗优秀的学生,但是肯定力不从心。不过我认为,只要二中把今年的高考考好了,填报志愿的初中生就会在除一中之外的高中里面,优先考虑二中。而且二中不是向来以文科见长嘛,唐校长和高书记也可以在文科方面再想想办法,或许柳暗花明又一村也难说。”吴晓对教书育人略有心得,因此侃侃而谈道。

    唐校长点头笑道:“吴主任对教育是有研究的,的确高考成绩才是重中之重,家长们都盯着考试成绩不放,说白了谁能让他们的孩子考上更好的大学,他们就会选择那一所学校,道理很简单,但是操作起来,遇到的阻难着实不少。”

    老应插话道:“两位的难处,我们做领导的哪里会不知道。今天来,主要也就是调研一下二中在高考备考上的状况,高考还剩一个月,高三的老师们得抓紧一点。这样吧,为了激励大家奋进的决心,我等会给老陈打个电话,给每位高三任课老师一人一张购物卡,他们辛苦了。”

    唐校长和高书记一起感谢了应局长的慷慨,又在会议室聊了会儿,老应提出来去教室门口看看,了解了解高三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

    市二中高三总共十个班,其中两个尖子班,是准备冲刺国家级重点大学的,当然他们中的大多数其实最后只能考上省级重点,个别甚至只能考三本,还不是托了关系才进来的。

    吴晓紧跟在老应身后,走啊走,走了一圈没看到陆青青,忽然想起来,陆青青去年才来二中教书,现在应该是在教高一下学期,怎么可能担任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呢?

    走了一圈,正要在楼梯口拐弯,大家就听到了下课的铃声,老应别出心载地建议道:“唐校长,这上下课的铃声是不是可以换成活泼有生趣一点的,不要这种嘀铃铃的,太老旧太冷冰冰了。”老应,又在唐校长的带领下,逮住了几个男生和女生,跟他们进行了简单的交流,然后说了几句勉励的话,等到回过头的时候,脸色变得很难看。

    看来老应今天的调研是认真的,不是随随便便走过场,然后拿了孝敬上来的礼物就拍拍屁股走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