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〇八章 奥廖尔敏斯克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奥廖克敏斯克,一座地处西伯利亚腹地的封闭小城。∴,◇x

    某天中午接到报告后,龙云犹豫了一会儿,考虑到底要不要去那儿试飞。

    自己提出的“搭载进场”计划,整个流程里最冒险的一环,似乎就是坐在白se二十号su-272里与“鲁斯兰”分离,当时在会议上发言的时候,龙云就是这样想的;不过,他凭借穿越者的便利在现实世界里做过计算,同时也查阅过不少资料,早就知道这件事并不像乍一想起来那么困难。

    坐在战斗机座舱里,搭载在大型飞机上一同升空,在空中与母机分离,这事听起来挺新鲜,其实一点都不新奇。

    对苏维埃联盟来说,早在二战前的一九三一年,就出现过b-1轰炸机挂载两架i-4战斗机的子母机组合,这种组合往往被称为“寄生机”,当年就取得了成功。

    虽然早期的战斗机和轰炸机都比较原始,尤其b-1的模样更是个x十足,但是后来这种“寄生机”计划还有了不少继承者,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时,苏德战场上还出现了zveno(连环)-spb系列子母机的身影。

    zveno(连环)-spb,这种由b-3/a-34frn轰炸机挂载两架i-16spb战斗轰炸机的方案,主要意图是用航程远、沉重笨拙的轰炸机与航程近、机动灵活的战斗轰炸机互相配合,达到远距离空袭的目的,在战争中取得的成果也比较有限。但整个zveno系列的陆续试验和实战还是说明。“寄生机”计划本身的难度并不很高。

    当然。对龙云提出的计划,一架su-272要从滞空的an-124b身上分离,这种“寄生机”方案的难度和前辈们相比有高有低。

    和机轻盈、翼载荷很低的早期螺旋桨飞机相比,追求高速的喷气式战机躯沉重,要保证升力,就需要更大的飞行速度,换句话说,2型机的分离速度要比螺旋桨战机高。这当然对飞行员的c控有更高要求;不过另一方面,和早期zveno系列的设计相比,他的计划不包括在战斗后与搭载机汇合,少了这么一个难以控制的环节,难度相比前辈们来说又算是少了一些。

    话虽如此,真要驾机前往大洋深处作战,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