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花明柳暗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本章节来源 **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成宫醴泉铭》,怎么一点也不像啊。”何涉含笑说道,心却大呼拣到宝了,不知道这小还能给自己什么惊喜,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楚质这一手宋字都谈不上绝妙,根本没有资格与前朝名家相比,还未达到挥洒自然、圆润自如之境,可是却异于前人,大家气象初具,若是加以历练,细心琢磨,日后前途无可限量啊。

    其实与不怪何涉这么感慨,与唐朝书法鼎盛,名家辈出的情况不同,自从北周衰微之际,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自立为帝,建立赵宋王朝,半个世纪的五代十国分裂混乱局面至此结束,国家复归统一,可是三百多年间,因为久经战乱的原因,这段时期的书法发展比较缓慢。

    直到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定下重轻武的国策,士大夫们的地位得到提高,而书法自然也水涨船高,越发得到世人的重视,而宋太宗赵光义更是喜好翰墨书法,曾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迹,命令朝大臣摹刻禁,厘为十卷,藏于宫,这就是《淳化阁帖》。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连天都这么重视书法,下面的官员们自然明白怎么做,况且这也是一件风雅之事,一时之间,衰微三百余年的书道重新复兴起来,

    可是宋初的书法,虽说是源于“二王”,多从《淳化阁帖》翻刻,但是这种辗转传刻的帖,与原迹差别就会越来越大,连学习的行贴都是错的,那书法怎么能有所提高,所以自从宋朝立国以来,能称得上书法大家的寥寥无j,书道也每况愈下,越发不景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