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清气朗,蓝天白云,几缕淡淡的微风吹拂,一叶扁舟划过平静的湖面,荡漾起无数涟漪,楚质直立小舟之尾,目不暇接,打量着西湖美妙的景色,后世的西湖是什么样,楚质从来就没有亲自去过,只是见过些图片而已。

    但是楚质可以十分的肯定,自己现在见到的西湖景色,要比千年之后的更加美丽,不说别的,就说这水,纯净透明中带着丝丝碧色,根本无须煮沸就可直接饮用,当然,如果用西湖之水,配上杭州的茶叶,煮出来的茶汤自然是香气入鼻,久久不散。

    返身回到小舟的舱内,捧起青白色的茶汤,轻轻抿了口,楚质由衷赞叹起来:“火候恰到好处,茶味甘香,乃是上品,茶好,煮茶的手艺更佳。”

    “大人谬赞了。”刘仁之谦虚说道,心中却有几分得意,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细缝了。

    小饮了几口清香茶香,楚质仔细观察着湖中附近的情况来,要知道这次出来可不是玩山玩水的,而是勘察下举办盛会地点的水域有没有危险,毕竟到那个时候,这里聚集杭州城内的官员学子,以及前来观看的百姓,容不得出丝毫差错。

    这事固然是归自己负责,但.是楚质也明白术业有专攻的道理,自己在这边品茗,欣赏湖光山色,而附近有几条小船在来回划动,湖中隐约可见三五个人在潜游,不时浮出水面向楚质等人示意。

    “大人放心,这带湖面非常平静,从.来就没有暗礁湍流,更加不用说大风大浪了。”刘仁之誓言旦旦保证说道。

    “呵呵,我自然相信,只是以防万.一,还是排查几次为好。”楚质微笑说道,话虽如此,但是这年头的安全保卫措施实在是太差,连救生员也是临时招聘的会水人家,也不知经验怎么样,救生衣、浮圈之类的更加没有,看来也只能勉强找几个空葫芦代替了。

    想到举行盛会那个时候热闹非凡、拥挤不堪的场.面,若是谁运气不好,掉落水中也是正常的,这里离岸边固然只有三五百米,而且生在杭州西湖旁,多多少少也会些游泳,落水之后游回岸上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这构想的立足点在于众人都会水,问题是善泳者还会溺呢,况且还有些老幼妇孺,谁能保证他们的安全。

    唉,想到在那时遇到什么突发事件,楚质的脑袋也.有些发涨起来,当初只想到场面越大越好,却忘记了安全保障,现在满城都知道要在湖中举办盛会,古代讲究一诺千金,后悔也来不及了,说到底还是自己经验不足,以后要吸取教训才行。

    瞄了刘仁之一眼,楚质心里也明白,他的经验固.然丰富,但是考虑到的只有官员与学子的安全,而这个反而不用担心,到时候这些人肯定是乘大船而来,在湖中也能如履平地一般,丝毫不会出什么差错,至于百姓小民,肯定是下意识的将其忽略了吧。

    时代风气如此,.楚质也知道,如果将自己的忧虑告诉刘仁之,他未必会重视,或者还有些觉得自己在小题大作,只是楚质还做不到随意淡漠别人的性命地步,发现了自己的疏忽,自然要加以弥补。

    大不了到时派三五十条扁舟在湖中回来游弋,专门负责救助落水之人,反正现在的杭州城缺衣少食,就是不差人,城外流民越聚越多,源源不断,数字不断攀升,幸好古代是真正意义上的地广人稀,在城外的荒地上安置成千上万人也不成问题。

    看来又要多建造一批草棚才行,楚质心中盘算着待会回衙之后,再向州衙申请几百贯资金,不然县衙银库就要见底了,就当楚质想着几百贯会不会太少,反正以后肯定还要花许多钱,索性多要几百时,忽然感觉眼前一暗,有些惊讶的抬头向舟外望去,却见一艘大船迎面驶来,眼看就要撞上小舟,速度却丝毫没有减慢,直接奔驶而来。

    不过小舟操橹的船工十分有经验,双臂微微用力,就顺势避过来势汹汹的大船,当大船和小舟交叉而过时,楚质发现自己坐的小舟还没有人家船底高,更加不用说看到船面甲板,起码还有五六米的距离,大船划过所掀起的波澜轻轻将小舟推到一边,摇晃不已,过了三五分钟才平静下来。

    有些心惊胆跳的抓紧舟身,待小舟平稳下来之后,楚质才悄悄地松了口气,落水肯定有人救,倒不至于有什么危险,只是自己县官大人的形象可就化成虚无了,最主要的是,楚质不会水,被人打救捕捞之前,肯定要几喝几口湖水的,就算西湖的水有多么的纯净天然甘甜可口,但是楚质可不希望在这种情况下灌饱肚子。

    形象固然保住了,但是小舟起伏得厉害,茶汤却全部洒落,楚质倒不觉得有什么,西湖固然很大,但是习惯性的航道却只有那么几条,船来船往很正常,下雨天走在道路上还经常被过往车辆溅了身泥水,在河流湖面上被晃荡几下又有什么。

    而刘仁之也是心胸开阔之人,虽然被洒落的茶汤沾湿了衣角,却毫不在意,只是淡然微笑,轻手抚正东倒西歪的杯子,然而舟中其他两个县衙书吏却没有那么好的脾气,连招呼都不打下船就冲了过来,固然没有撞上,却害得自己被茶汤烫了几下,这也还倒是其次,主要是为知县大人挣回面子。

    两个书吏气昂昂的冲舟尾,就要破口大骂,在知县大人面前表现一番,不想清楚大船的模样之后,顿时偃旗息鼓起来,讪讪的收回手指头,对视一眼,搭头耸肩的返回舱中。

    当两个书吏冲出去,楚质就意识到两人要做什么,眉头一皱,就要喝止他们,见到两人如今的样子反而有点出乎意料,心中转而泛起几分迷惑。

    刘仁之的经验确实丰富,见此情形心中有数,淡笑问道:“是谁家的船只?如此匆急,显然有什么急事。”

    “回主簿,是沈家。”犹豫了下,两个书吏轻声回答。

    沈家,楚质轻轻探头出去,只见渐渐远去的大船上,飘扬着几面旗帜,每面旗上都绣有一个大大的沈字,上任日子虽然不长,但是楚质也清楚,在杭州姓沈的不少,不过说到沈家,除了是指出了个榜眼沈遘的沈家外,再没有别的沈家了。

    “呵呵,原来是睿达兄,匆匆忙忙的也不知为了何事。”楚质轻笑起,吩咐摇橹的船工跟上去,准备跟沈辽打个招呼。

    眯着眼睛观望了片刻,刘仁之悄声说道:“大人,依下官所见,船上的怕不是沈二郎。”

    “刘主簿言之有理,是我有些想当然了。”楚质轻拍了额头,这两天真是忙晕了,脑子有些迟钝,是沈家的船没错,但人家沈辽未必会在船上啊。

    “朝这方向行去,应该是准备出城,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居然能让大娘子亲自出动。”刘仁之轻喃说道。

    “刘主簿,你刚才在说什么?”楚质依稀听了两句,随意询问起来。

    没等刘仁之说话,旁边有个书吏说道:“船上挂有彩旗,在船上的是沈家大娘子。”

    彩旗,楚质目光微凝,可惜大船已经远去,只剩下一个影子,什么也看不见了,带着一丝好奇,楚质问道:“沈家大娘子,莫非是睿达兄的姐姐?”

    上任至今,因为沈遘的关系,楚质从来没有刻意打听沈家的事情,只是偶尔听旁人提到,沈家有这么一个人物,似乎……很受人尊敬。

    瞪了两个书吏一眼,刘仁之轻声说道:“船上悬挂有彩旗,应该是她没错。”

    “哦。”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但是却想不起来了,楚质轻微摇头,随之说道:“问下他们,如果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的话,那就回去吧,到盛会前天再巡视。”

    听到书吏的么喝,附近几条小船也传来回应,一切正常,那就直接返航吧,楚质轻轻挥手示意,船工轻微调整姿势,换了个方向摇橹,扁舟轻快的向岸边行去。

    看着秀丽如仙境一般的湖光山色,楚质心中有几分不舍,才来片刻时间,连传说中香嫩可口的西湖鱼还没得品尝下就要回去了,也没有办法,城里还有许多事情等着自己处理,这回出来巡视,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自己是忙中偷闭,出来游湖的呢。

    幸好来日方长,再过几个月,待灾情缓解,自己应该能轻闲下来了吧,隐隐约约之中,楚质对这个念头却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小舟返回岸边,楚质吩咐几个船工这几日继续留意湖中的情况,水流天气要是有什么变动立即向自己汇报,随之与刘仁之上了早已备妥的轿舆,悠悠向城内而去。

    如今的杭州城,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不时听到敲敲打打的声音,每隔一段路,就见或三五个,或十余个民夫在修葺房屋,整平路面,更多的是拉着砖瓦木料在街道往来,却不知运向何方。

    这就是希望啊,楚质心中暗暗轻叹,放下轿帘,闭目养神起来,过了良久,轿舆慢慢停了下来,揉搓了下额头,振奋了下精神,直接轿夫掀开轿帘,楚质才走下轿舆,与刘仁之打了下招呼,仔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