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恶客上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三章

    恶客上门

    种植菱角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要时常清除水草,菱角才能生长得好,旁人都清楚这点,顿时明白这主意的好处,纷纷点头赞同说道:“楚知县此计,既能让茭泥不易滋长,租赁的涂滩又可得些钱财予以养湖,真是一举两得。”

    “嗯。”范仲淹轻轻侧身,面向楚质,轻声说道:“除此之外,你应该还有其他想法吧。”

    “太守法眼如炬。”楚质点头说道:“种植菱角,只要细心照料,获利或许不多,但也能勉强糊口,下官觉得,这些涂滩可以租赁给……。”

    “租赁给当初开垦湖岸为田的百姓。”赞许看了眼楚质,范仲淹接下话来,轻微笑道:“如此甚好,一举三得,就依你所言行事。”

    “多谢太守。”楚质连忙说道。

    旁人又再次赞叹起来,其实他们心里也清楚。这两人多半是已经提前商议决定,现在在演双簧,不过事情又没与自己有利害关系,谁也不识趣开口戳破,反而暗暗的嫉妒楚质居然能和范仲淹这样默契的配合。

    不知道有人在妒嫉自己得到范仲淹的器重,在陪同众人巡视一圈西湖之后,楚质返回县衙,走进签押房内,只见刘仁之埋首书案,奋笔疾书,连楚质来到身边也浑然不觉,旁边的书吏见状,就想小声提醒,却让楚质挥手阻止了。

    过了片刻,刘仁之似有所觉,轻轻抬头,看见楚质的身影,连忙站了起来,请罪道:“未恭迎大人回衙,真是失礼,望请恕罪。”

    “主簿专心致志处理公务,何罪之有。”楚质歉意一笑,拱手说道:“这些日子来,本官忙于其他杂事,忽略了县衙事务,全赖主簿在旁协助,本官在此谢过。”

    “不敢。大人忙的是利国利民壮举,岂是什么杂事。”刘仁之连忙避开,一脸的诚惶诚恐,心里却尽是喜悦之情,虽然不图什么回报,做的也是自己职务范围内的事情,但是毕竟自己辛苦日久,怎能不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更何况这人还是自己的上司。

    “这是应该的,若不是有主簿时常在旁提醒协助,分担一二,本官恐怕早已忙碌不可终日,分身乏术,手忙脚乱之下,怕什么事都难以办成,怎能像现在,着力于开湖。”楚质真诚说道:“如今开湖工程圆满成功,太守赞许本官有功于民,要予以嘉奖,其实在我看来,这功劳应该有主簿的一半。”

    这种话放在现代。旁人听听也就算了,根本不会放在心上,然而在古代,这简直就是交心之言,刘仁之年纪固然不小了,但还是忍不住感到得一塌糊涂,一眼睛泪光闪烁,激动之情难以言述,大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

    至于旁边的那些书吏,一边感叹两位上官和谐共处,又不禁羡慕刘仁之的待遇,要知道这几个月来,楚质忙于他事,县衙基本是刘仁之在做主,累是累些,却过足了县官的威风,而今又得到楚质的表扬,真是双重享受啊。

    注意到书吏们的表情,楚质也不忘记鼓励几句,随之返回座位,仔细批阅起最近积压下来的文件……

    疏浚西湖工程结束,随着民夫工匠的散去,杭州反而比之前更加热闹起来,特别是那些富绅,眼看免税期限就准备到了,谁也不是傻蛋,纷纷趁着最后的几天时间,降价、买一送一之类的促销手法层出不穷,用尽各种手段笼络顾客。以求争取得到最大的利润。

    还有那些寻常百姓,也纷纷借这个机会大肆购置年货,城中几条繁华的街道上,商客行人络绎不绝,川流不息,直到华灯初上之时,依然没有几家商铺愿意打烊,而是挂起了高烛灯笼继续做生意,毕竟人流没有散去,商铺的东家掌柜才不会和钱过不去。

    幸好杭州城中并没有宵禁的法令,百姓也没有早睡的习惯,堪称不夜之城,无论是寻常百姓,还是富商士绅都喜欢享受这里的夜生活,在一片灯纸酒绿之中,或走马观花,或欣赏杂耍,或闻歌起舞,或一醉方休,或在一处僻静的路上,与爱慕之人双目相对,含情脉脉,说不尽的浓情蜜意。

    热闹。往往也意味着鱼龙混杂,容易滋生事端,所以白天时候,官衙不仅要处理上级文书奉令行事,日落时分也清闲不下来,还要派出衙役巡视全城,防止某些犯罪案件的发生。

    自然,像这种事情,本来是县尉的责任,可惜自从李明达出逃之后,两三个月过去。朝廷却迟迟没有任命新的官员接任钱塘县尉一职,所以这事也就落到了刘仁之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