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朱元璋回来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七章朱元璋回来了

    龙凤七年七月初五,在江宁的刘浩然突然接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在山东的元军统帅察罕帖木儿被杀了。

    现在接管都知司一些资源的军情司回禀的情报非常详细。自从龙凤六年察罕帖木儿进军山东,山东红巾军两大主力田丰、王士诚相继投降后,元军便在山东占据了优势。

    山东红巾军诸将先是汇集济南,合兵抵御元军。察罕帖木儿便兵分三路,北路攻济阳、章丘,南路攻泰安、益阳,自率中路攻济南。察罕帖木儿围攻济南三月,终于将其攻陷,而南北两路也是捷报频传,很快山东红巾军仅剩益都一座孤城。

    山东各地战败的红巾军全部汇集到益都,拼死抵抗元军。察罕帖木儿汇集主力元军和田丰、王士诚等降军,围攻益都数月,皆不得。六月十四日晚,察罕帖木儿仅带数名随从巡围,先至义兵王信大营,后至田丰大营。

    在营中大帐,王士诚先挥刀砍中察罕帖木儿,田丰随即发出信号,带兵拥着察罕帖木儿进入益都城。城中诸将准备推举察罕帖木儿为主抗拒元廷,谁知道其已经失血过多而死。

    察罕帖木儿被刺死一事传.出,元廷为之震动,立即遣使诏赠推诚定远宣忠亮节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南行省左丞相,追封忠襄王,谥献武。并命其子扩廓帖木儿袭总其父兵,拜银青荣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皇太子詹事。

    看到这份军报,围坐的李善长、汪.广洋、陈遇、周祯四位大学士,冯国用、刘基、俞廷玉、秦从龙、陶安等人都不由感到十分的兴奋。察罕帖木儿是元廷最骁勇得力的干将,刘福通派出北伐的大将十个有八个被他打得大败。河南、山西、河北、山东、陕西基本上就是被他给平定的,他就像是一块压在江南胸口上的大石头,让人时刻不得轻松。现在好了,他终于死了,山东战局将会出现变局,说不定会出现至正十五年高邮那一幕,主帅脱脱一去,整个元军土崩瓦解,结果江北的义军比以前更盛了。

    “国用,你来说说扩廓帖木儿这.个人。”刘浩然心里总觉得没底,他的历史知识中对扩廓帖木儿没有太多的印象,顶多知道他和他的父亲在金大大的《倚天屠龙记》里很有名气。

    “是的丞相,根据我们的情报,扩廓帖木儿是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其父是汉人,本姓王,小名保保,后被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并因战功昭著被元帝赐名扩廓帖木儿。此前他一直在察罕帖木儿属下当大将,多次率兵为前锋击败我红巾军,以骁勇为众将所折服,更多的情报便没有了。”

    众人对冯国用的话不由嗡嗡议论起来,而刘浩然.不由自主地皱了皱眉头,这些情报太少了,无法推测出此人的个性和才能,只能得到一个骁勇而结论。

    冯国用似乎明白众人的疑惑,便解释道:“察罕帖.木儿极善领兵,而且每战必身先士卒,所以扩廓帖木儿单独领兵独挡一面的机会绝少,所以也不好推测其统帅能力如何。”

    “诸位有什么建议吗?”刘浩然环视一眼道。

    “丞相,敌酋察罕.帖木儿已经身死,元军必乱,此乃天意,我军可趁此良机挥师北伐。”陈遇迫不及待地说道。

    “我觉得不妥,察罕帖木儿不比当年的脱脱。当年脱脱麾下围攻高邮的大军数十万,天下各地到处都有,仅位高权重的他一人能镇抚,所以他一去故而元军自乱。察罕帖木儿的部众大多是其招募而来,随其出生入死,而其养子扩廓帖木儿早年便随其身边,久在军营,熟悉情况,再加上察罕帖木儿留下的遗威,弹压这些部众已经不是问题。”李善长出言反驳道。

    “如此大好良机岂能白白浪费?”陈遇心有不甘道。

    “是否是大好良机还有待证明,但是却不能拿将士们的性命去证明。”李善长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内阁四大学士中,李善长和汪广洋算是淮西一派,陈遇算是江南一派,而周祯一般都是中立,有时候偏向于陈遇这边,加上直学士中有不少江南派,所以陈遇虽然略占劣势,但是却不憷于与李善长争斗。

    刘浩然看在眼里,心里有数。正如他以前看到的毛太祖说过的一句话,党内无派,千奇百怪,一个内阁要是一团和气,那才是他最头痛的事情。只要不影响国事,两派明争暗斗那是很自然的事情。刘浩然心里知道,陈遇要求趁机北伐,其实并没有多少私心,只是出于一个不是很懂军事的文人立场的想法而已。李善长则不一样,他以前领兵打过仗,熟悉军事,而且他更倾向站在定远军立场上去想问题,更看重定远军此时北伐的胜负和安危。

    “诸位还有什么意见?”看到两个与军事无关的大学士在那里争了起来,刘浩然便开始点将了,嘴里这么说,眼睛却看了冯国用一眼。

    冯国用咳嗽了一声,开始言道。他是枢密院同知,持掌军事,他发言相当有权威性,众人都不由地凝神倾听。

    “不管山东局势是否有变动,问题在于我们自己。现在我们初步平定湖广、江西和福建,地方情况并不十分稳定,南边还有两广未收复,而且按照我们的计划,粮草和军械都没有准备齐整,就算是北伐,我们也是后续无力。”

    听到这里,众人心里都有数了,定远军北伐,打胜仗是没有太大的问题,关键是后勤补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虽然江南富庶,但是这几年一直在和陈友谅激战,接着又是对方国珍、福建、江西动兵,粮草流水介地往外运,现在根本没有多少余粮。更重要一点便是胜仗好打,接管却是件麻烦事。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这些年天灾兵祸折腾了数年,早就是民不聊生,一旦江南接管了这里,你总得放粮赈灾吧,你总得要恢复民生吧,这一切都需要钱粮来支撑。要是没有足够的钱粮去安抚百姓,恢复生产,恐怕这地方来得快也丢得快。而未来几年,刚收复不久的湖广、江西、福建都需要投入大量的钱财去安抚和恢复。所以这北伐一事不是搞个誓师大会,然后众军齐发便可以的。

    “听冯大人这么一说,是我唐突了。”做为大学士,陈遇最清楚江南的家底,听到冯国用这么一说,立即知道自己过于一厢情愿,当即表态道。

    “中行不必如此说,想到中原还在元廷鞑虏下煎熬的百姓,我也是心如刀绞。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谨慎,不能让他们陷入更深的苦难中,要知道我们一旦和元军陷入拉锯战,吃苦最大的还是这些百姓。”

    “丞相,中行受教了。”陈遇脸色肃穆地拱手道。

    “好了,国用,你再说说枢密院的打算。”刘浩然挥挥手道。

    “是的丞相,现在福建已经大部平定,南方只剩下两广。那里地处偏远,山高林深,苗夷众多,一味用武是不成的。因此枢密院准备以武力进攻和招抚相结合,主力先分兵逐步攻占广州、潮州、惠州、肇庆、钦州、柳州、临桂(桂林)、梧州等中心城镇,然后以这些城镇为点,顺者招抚,逆者攻剿。”

    “按照这个计划,我们需要动员四十个团的陆军以及海军做为策应掩护,还需要一队船队负责一部分的辎重粮草。因此枢密院计划以傅友德将军为主将,朱亮祖、薛显、王弼、吴复为副将,主持两广军事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