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越陈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

    越陈

    明历二年(公元1367年)三月,越陈朝升龙府,黑水(红河)畔的码头上停着十几艘船,上面挂着越陈朝水师的旗号。只见一个个箱子和包扎好的货品被从船上运到岸上,一群人围在周围,眉开眼笑地指着这些东西谈论着什么。他们身上穿着明朝苏绣丝绸的衣服,上面绣花纹鸟,极尽奢华,比起大明富足的江浙大商户都不逊。

    几个箱子被打开,里面摆着全是大明江西省景德镇的青花瓷器,既有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又有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款式和花纹既有元青花的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又有大明新创的细腻致密、釉质肥润,还有些瓷器更多了几分轻薄秀美和鲜艳细腻。

    这时的景德镇官窑、商窑的青料多是大食卡山夸姆萨村(今叙利亚)的苏泥麻青,这些被用极低价格“进口”到大明的青料经过一番“烧制”,为大明的瓷器增加了极高的附加值,使得大明青花瓷在大食、欧洲几乎卖成了天价。当然了,这些都是大明的国家级机密,这些越陈贵族是不知道底细的,只是知道这些瓷器转手卖出去将获利颇丰。

    这些瓷器被放置在木箱子里,周围散落着一包包茶叶。这些茶叶虽然都是次一级,比不上专门包装的上等茶叶,但却是大食、波斯、欧洲销量最大的茶叶。毕竟能享受昂贵上等茶叶的人只能是高等贵族,中低级贵族和骑士们只能买这些茶叶,而且价格并不菲。

    当那些包扎好的货品被打开时,祁门红茶、福建铁观音、六安瓜片等上等茶叶被密封在一个个木桶里,还有一匹匹绸布被摊在岸上,在阳光中流溢着鲜艳的光彩。几个越陈贵族走上前,细细地抚摸着这些丝绸,就像是在抚摸着宠妾光滑的肌肤一样,眼睛里透出的满是贪婪和惊喜。

    “这是上好的苏绣,这花纹,这.丝质,这织工,只有大明苏州才能产得出这样的丝绸来。“

    “这是上好的杭绣,这织工丝质不比苏绣差呀。”

    “这是锦绣啊!上好的锦绣啊!”有人惊叫起来。

    大明大肆开展海外贸易之后,为.了提高收益,所用的手段层出不穷。首先,大明对茶叶、丝绸、瓷器等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列入国家级机密,各工匠均造册在案,由调查局负责监控,工厂、产地均密布暗探,严禁外传和泄露,有违者处以叛国罪和窃取大明国密罪,定绞不饶。

    而大明在出口上除了课以重.税外,还时不时搞“配额制”和“限产制”,目的就是要提高出口价格,获取更高的利润。大明还在国外广泛开展大规模的“市场推销”。他们编写了大量反映中国自古以来的茶文化、瓷器文化、丝绸文化的宣传刊物,在印度、大食、北非和欧洲四处传播,这些手段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向世界宣传茶、瓷器、丝绸是遥远神秘的东方文明的一种,是世界上最高雅、最时尚的生活标准之一。

    经过几年宣传下,印度、大食、北非、欧洲等贵族们对.这些大明货品更加痴迷,认为这些东西是上天(包括湿婆神、上帝、真主等一系列老大)恩赐的宝贝。如果你身上不挂上一件大明丝绸,家里不摆上一件大明瓷器,请客时不泡上一壶大明茶叶,不要说宣称是贵族,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明人。

    因此这些货品在海外的需求越来越大,价格也是.一涨再涨,所以在这些越陈贵族们的眼里,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

    “你说我们抢了大明的商船,他们会不会报复?”

    “他们正在和蒙古人打得死去活来,那还有这份.工夫。”

    “就是,再说了,我.们不是还没有向大明朝臣服,要是大明朝真追究起来,我们递上一份表书称臣就是了,顶多再搭上一些贡品。”这位贵族似乎摸清了上国天朝的脾气,只要你向天朝称臣,那就是自己人了,再让天朝皇帝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那么前帐一笔勾销,说不定还能赏赐一批不菲的东西。

    “就是就是!趁着还没有向大明称臣,我们加紧多抢几次方是正事。”

    “那是!那是!”众越陈贵族们纷纷点头附和。

    “陛下,这是这次水师出海的收获清单。”一位内侍捧着一本账簿媚笑着向躺在床上的年轻男子说道,看到没有回音便开始念起来。

    “计上好茶叶三百担,上好丝绸五千匹,上好青花瓷大小六千件,龙凤银圆十万圆……”

    “好了,不要说了,就说说够多久用就行了。”床上病怏怏的男子说道。

    “陛下,足够两月可用的。”

    “那帮王八蛋以为我不知道,摆在我面前的不过只是三分之一而已,传令下去,再多征些税。”

    “是的陛下。”

    这位病恹恹的年轻男子正是越陈朝当今主上-陈暭,即裕宗,由于越陈没有向大明称臣,所以陈暭如他父辈先祖一样自称皇帝,与大明天子平起平坐。

    陈暭是陈明宗陈奣的第十子,也是上任皇帝陈宪宗的弟弟,于公元1341年即位。太上皇陈明宗还在世的时候,朝中大权由其把握着,陈暭表现得还中规中举。当1357年陈明宗去世之后,陈暭便原形毕露。

    陈暭先改元大治,实际上开始衰落的越陈开始急速向崩溃冲刺。贤臣阮忠彦、张汉超相继逝世,陈暭更少了约束,越发地玩得出格了,他将大量的财力人力花在了建造华丽宫殿、园林等娱乐的地方,并召民间富者入宫赌博为戏,为长夜之饮,百官饮酒过百升者加官进爵。陈暭还酷喜大明浙江的南戏和北方的杂剧,对于昆山腔也有兴趣,他将这些戏曲引入越陈,日夜为乐。

    这位越陈裕宗还有一个德行不为越陈贵族和文人所齿,陈暭兴趣所至,会胁迫皇子、公主们做平民的事情,诸如在集市中折纸扇等;在上朝期间,如果陈暭高兴,他会走下宝座与群臣一起手舞足蹈,完全不像一位“天子”,把斯文和封建等级制度当垃圾扫到脑后。

    陈明宗当权时,虽然他勤勤恳恳,不敢怠政,但是越陈已经是日中而仄,过了其鼎盛时期,步入衰亡。先是天灾连连,1333年,越陈大水,无数良田被淹没,饿殍满地。1336年、1338年又是虫灾、水灾,暴风肆虐,人竞相食,越陈人民无以生计,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国内如此,四方亦不绥靖。1329年至1337年,越陈北方少数民族牛吼族起义,逼得陈明宗不得不亲征。牛吼族起义之时,西边哀牢人又来侵袭。陈越名将段汝谐率军征伐反被哀牢伏兵所败。陈朝廷亦生内乱,朝臣因立太子分成两派,两派人马激斗不已,极其惨烈,连陈明宗都不得不逊位,禅位给儿子。虽然最后陈宪宗取得了胜利,但是越陈朝却耗尽了元气。

    而陈暭在这个烂摊子上再接再厉,大肆挥霍着越陈所剩不多的元气,而此时的越陈更加的内忧外困。西边的哀牢族和南边的占城累累大败越陈军,抢占越陈土地,在其境内烧杀抢掠,而越陈官吏则腐败无能,妄臣奸贼一个接着一个出来。

    大臣朱文安不满于陈暭的昏乱,上《七斩疏》,请求他将七位佞臣处斩,但未被采纳。朱文安等贤臣辞官退隐,此后陈朝朝政由佞臣把持,越发地不堪。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陈暭还是不忘享乐,他计划中的许多精美宫殿还要继续修建,可是国库已经空空如此也。于是围绕在他身边的妄臣们便建议遣水师假扮海盗,抢掠大明的商船,以做敛财之计。开始的时候还是小打小闹,随着大明北伐,海军主力北调,南洋空虚,留下来的不多的警戒快船和武装商船无法顾及广袤的南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