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修改第一个五年计划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二百零一章修改第一个五年计划

    接着刘浩然还提出加强劳工联合会的建设。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大明所有的劳工必须全部加入劳工联合会,按照行业分类成立分会。《劳工法》、《社会保障法》等律法草案必须制定和完善。刘浩然建议,在户部新设劳工和社会保障司,专门负责这一块工作。

    刘浩然还提出将律师引入联合会,使其成为联合会的法律顾问和代言人。听完他的介绍,在一旁记录的李道君趁着空隙提出一个问题。

    “陛下,这些律师代表着联合会和各行业劳工会,该如何代表和代言呢?”

    “首先是代表劳工会和联合会依据法律跟雇佣方谈判,争取更大的权益,保障每一个劳工的权益得到实现。其次就是代表劳工会和联合会向中枢和通政司陈述他们的意见,使得他们意见被体现在法律之中。”

    “陛下,这岂不是让这些律师干政?”李道君诧异地问道,话一出口便后悔了。

    “干政?不能这么说,应该是实现政治抱负。”

    众人一听都默然了,大明劳工数以百万计,要是这些律师为其代言,争取权益,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那是一股不小的势力,至少对抗大工厂主、大商人利益联合体时不是毫无招架之力。

    而身为中枢要员的李善长等四位大学士想得更深。什么是权衡,这就是权衡。大工厂主、大商人现在经济实力越来越雄厚,对政治话语权也越来越高,他们的实力膨胀比世家地主利益体要迅速得多,是该有一个对抗势力出来与其抗衡。把世家地主摆出来恐怕不合适,这些人不仅反对大工厂主、大商人,也反对大明现行的一切新法,而且在大明新兴势力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的时候,这些世家地主的势力可谓是根深蒂固,一旦打败了工商利益体,说不定连新法也要连根拔起,对于大明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和倒退。

    而劳工联合会势力虽然与工厂主、大商人是“对头”,但是在维护工商业继续发展这方面却是一致的,因为没有了工商业,这些劳工全部得失业,这两方都是大明新法新政的利益既得者,他们之间再怎么斗也不会影响到新法新政。

    “官府可以从工商税收中拨出一部分钱款来,做为那些律师为劳工联合会做法律顾问和代言人的费用,也算是对劳工的扶植和照顾。”

    “臣等记住了。”

    “有什么问题吗?”

    “陛下,如果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加入这些东西,恐怕这经费又要翻一倍,臣等担心财力难支。”李善长当即说道。

    第一个五年计划非常庞大,除了大修工厂之外,还上马了一批大型工程,如道路桥梁、水利、南京扩建、东京复建、北京供水工程等等,都是吃钱的庞然大物,还有庞大的教育计划。现在再加一个同样庞大的医疗保障计划,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

    “第一个五年计划继续按原定计划编写,这些工程项目和计划都是我大明崛起的基础,万万不可耽误。我们百废待兴,要做的事情很多,这些项目计划都是选了又选,把最当务之急的重点选出来的,对带动各省发展有关键性作用,缺一个都不好。”

    刘浩然一边考虑一边说道,他一直跟进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写进程,知道里面东西的重要性,舍弃哪一个心里都不舍。

    “现在是筹款问题,这样吧,第一,发行国债。”

    “国债?”众人诧异地问道。

    “对,国债,就是以大明官府的名义向大明内外借款,在规定期限内按期支付一定利息,期限一到归还本金,而国债为不记名制,谁都可以购买。中途也可以自由转卖。”

    “陛下,这……”李善长等人对这个新生事物一时摸不清头脑,倒是对“金融”颇有研究的李道君开口问道:“陛下,这国债以何为抵押?”

    “以大明官府的信用,也就是大明未来几年的赋税收入为抵押。”

    “陛下,这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这些国债全部用来投入修建那些大型工厂。你们都知道,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些工厂都是会下金蛋的母鸡,只要修好,就不怕赚不到钱。我们先用国债借钱修建这些大型工厂,然后再用这些工厂的利润归还本金,我们只不过是多负担一些利息而已。”

    李道君、王侍尧、叶淙温等人眼睛一亮,这些在刘浩然教诲和熏陶下逐渐了解资本运作的“高人”已经听出门道来了,这就是国家进行“融资”而已。

    “光靠国债是不够支持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我们再进行第二个筹款计划,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

    “对,对于那些中型工厂项目和大型工厂配套项目,国债资金是顾及不到,就让银行提供资金来支持。这些工厂也是赚钱的门路,虽然比不了大型工厂,但是也足以吸引那些逐利而行的商人。”

    “光靠一个、十个、数十个商人是无法支撑这些工厂建设所需的资金,因此他们的资金必须集中起来统一使用,而银行就是最好的办法。承华、念祖,你们不是说江浙、安徽不少商人要求成立银行,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资本达到规定,照章守法,一律都遵了。不过你们还要转告他们一句话,第一个五年计划里有很多赚钱的项目,但是需要的资金也大。他们的银行不能太小了,资金也不能太少了,否则是吃不下的,最后全部聚在一起,组成几家大的银行,这样才好行事。”

    “陛下,臣等记住了,一定转告他们。”王侍尧和叶淙温拱手应道。

    “现在大明银行贷款只是小打小闹,第一个五年计划一行,银行贷款可能会盛行,我们必须做出调整以便应对。大明皇家银行退出来,不再进行存款、贷款,只保留铸币权、监管权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