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出巡之出京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五章出巡之出京

    明历十一年(公元1376年)二月十二日。大明皇帝刘浩然为皇太子及皇长子、皇三子行冠礼。太子行冠礼可是件大事,刘浩然早就命国史馆院士们参详古礼,定制遵行。

    首先,天文台卜吉日吉时,内务府置办衮冕诸服,国史馆撰祝文。内阁承制,命大学士刘基为宾官,国史馆院士钱唐为赞官。吉日吉时既卜,刘浩然遣通政司官员告天地宗庙,然后定太子东宫属官,以李善长为太师,宋濂为太傅,左右辅助太子,以钱唐为左詹事,刘三吾为右詹事,共掌东宫官属-詹事府,以陶希言为同知詹事院事,吴佑威副詹事,其余詹事丞、左、右率府使、同知左、右率府事、左、右率府副使及谕德、中允、赞善、文学、中舍、正字、侍正、洗马、庶子、赞读等左右春访等官皆以国史馆院士及名士授领。

    二月十一日,陈御座香案于太庙奉天殿,设皇太子及皇子于殿东房。宾赞于太庙朝宗门外。二月十二日,执事官胡惟庸设罍洗于东阶,设皇太子及两位皇子冠席于殿上东南,西向,设醴席于西阶上,南向,张帷幄于东序内,设褥席于帷中,又张帷于序外。内务府陈服于帷内东,领北上,衮服九章、远游冠、绛纱袍、折上巾、缁犀簪在服南,栉又在南。司尊实醴于侧尊,加勺幂,设于醴席之南。设坫于尊东,置二爵。进馔者实馔,设于尊北。诸执事者各立其所。

    鼓三通,从四品及将军衔以上文武官入。刘浩然服通天冠、绛纱袍,于大明殿升座如常仪。宾赞两官就位,乐队起乐,四跪拜后乐止。侍仪司黄公公跪承制,降至东阶,诣宾官前,称有敕,宾赞官及在位官皆跪。

    宣制曰:“皇太子及皇子冠,命卿等行礼。”皆俯伏,兴四拜。文武侍从班俱就殿内位,太师、太傅宾赞执事等官诣东阶下位。入太庙行礼。东宫官太师李善长、太傅宋濂来到殿前东房,导皇太子及两位皇子入就冠席,二内侍夹侍,东宫众官属随从,此时乐起。当皇太子及两位皇子就席后,乐止。

    宾赞官以诣罍洗,乐作。搢笏,盥帨,出笏,乐止。升自西阶,执事官胡惟庸奉折上巾进,宾赞官受之。宾官刘基执项,赞官钱唐执前,进太子席前,北面行祝礼毕,行跪冠礼,乐起。宾官上前进席前,北面跪,为太子、两位皇子一一戴折上巾,赞官立于宾官后,念祝文道:“吉月令辰。乃加元服。懋敬是承,永介景福。”

    内侍跪进请皇太子及两位皇子入帷,易袍服,乐止。宾官刘基揖请皇太子及两位皇子复坐。而赞官钱唐进前跪,一一脱去皇太子及两位皇子的折上巾,置于箱,以授内侍。

    接着执事官胡惟庸奉远游冠进,宾赞两官又受之,乐作,宾官刘基进冠如前仪,赞官钱唐念祝文道:“冠礼申举,以成令德。敬慎威仪,惟民之式。”宾赞官又揖请皇太子及皇太子复坐,然后内侍又请皇太子及皇子入帷,易常服,乐止。接着赞官钱唐又进前跪,为皇太子及皇子脱去远游冠。

    执事官胡惟庸奉衮冕进,宾赞官三受之,乐作。宾官刘基进冠结纮,赞官念祝文:“章服咸加,饬敬有虔。永固皇图,于千万年。”内侍跪请皇太子及皇子衮服出,如前仪,乐止。太师李善长、太傅宋濂导皇太子降自东阶,乐作。由西阶升,即醴席,南向坐,乐止。宾官刘基诣罍洗盥帨讫,赞官钱唐取爵、盥爵、帨爵。诣司尊所酌醴,授宾官。宾官刘基受爵,跪进于皇太子,赞官钱唐念祝文道:“旨酒孔馨,加荐再芳。受天之福,万世其昌。”

    皇太子搢圭,跪受爵,乐作。皇太子饮讫,奠爵,执圭,再有内侍进馔者奉馔于前,皇太子搢圭,食讫,执圭,乐止。李善长、宋濂又引皇太子及两位皇子降自西阶,至殿东房,易朝服,入奉天殿跪拜天地祖先。然后皇太子及两位皇子在太师太傅及宾赞执事官的引领下,走中华门,入大明殿,诣丹墀面圣。

    黄公公宣诏:“圣谕,赐皇太子字显文,皇长子字彰信。皇三子字彰雅。”三人跪谢。

    黄公公接着又宣诏道:“圣谕,今皇太子显文已服元服,着开东宫,皇长子封齐王,皇三子封越王,置王府以居。”

    黄公公接着又宣诏道:“孝事君亲,友于兄弟。亲贤爱民,居由仁义。毋怠毋骄,茂隆万世。”皇太子及两位皇子再拜受。

    接着黄公公导皇太子及两位皇子入内殿,见皇后,如正旦仪。二月十三日刘浩然带着三位皇子谒太庙。如时享礼。二月十四日,百官朝服诣大明殿称贺,接着退公服易常服,诣东宫及齐楚两王府称贺,当晚,刘浩然在中和殿赐宴,总算把这一套程序走完。

    从二月十五日开始,东宫就开始热闹起来,这里的属官全是江南文人名士,而太子刘焕章又从小喜欢说文论经,吟诗作赋,爱跟这类文人打交道,于是东宫属官们呼朋唤友,东宫举行一场又一场的文会,一来给皇太子祝贺,二来引见一些朋友知己给太子认识,扩大东宫一系的人脉。太子虽然行冠礼成年了,但依然是少年性情,猛一乍地离开威严有加父皇的监管,有一个地盘可以当家作主,于是对这类活动乐此不疲。

    不过经过几天,身为太傅的宋濂看不过去了,严厉指责了左右詹事等东宫属官几句,而太子刘焕章一直当宋濂是明师,恭谨有加,听了老师的训斥,当即认识到自己太张扬了,于是便传令闭宫,不再随意接见外人,而是一心读书。

    相对而言,齐王府和楚王府就没有那么热闹了,按照明制,授爵后的封地一般都在南海或边疆地区,例如齐王的封地在南海的加锡岛(今苏拉威西岛)北部,楚王的封地则在加锡岛的中部,要他们去那里就国是不可能的,所以刘焕诚和刘焕瑥继续留在南京。完成他们的学业,不过他们可以招募人手去经营自己的封地了,毕竟这两位皇子成年置王府后,可以有有长史、仪卫长等文武属官。

    刘浩然似乎对此漠不关心,而是一连下诏给内阁,言及冠礼乃华夏民族嘉礼之大,极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传统,当大兴之,以除元暴带给中华民族的遗毒及对中华民族传统的摧残。于是内阁紧急商议后,礼部、学部、户部联合行文,将冠礼确定为一种必行礼仪,男女少年十六岁便可行此礼,最大不可超过二十岁,而此礼由各地学校统一在文庙举行,并制定了详细的礼节、程序和服饰。当然了,大明现在提倡勤俭,百姓军民子女的冠礼不必搞得如皇家一般隆重,毕竟刘浩然有的是钱,百姓们不一定那么有钱,所以服饰以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