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锡兰洋,我们的洋(二)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五章

    锡兰洋,我们的洋(二)

    陈孝林坐在舰长室里记航海日记。他穿着一件紧口宽松衬衫和紧口宽松的裤子,这里靠近赤道,又是夏天,天气非常地炎热,尽管有海风从窗户里吹进来,但是陈孝林的后背还是被汗水湿透了一块。

    “大都督!”一阵敲门声随之传了过来。

    “请进!”

    一位军官走了进来,行了个军礼后禀报道:“大都督,前方廉颇号发来信息,发现敌船。”

    陈孝林一跃而起,他将航海日记已经毛笔之类的收进抽屉里,然后快步走了出去,军官在后面连忙跟着。

    “廉颇号发来报告,在它的前方五十公里左右发现船队,应该是维贾亚纳加尔王国的水师。”站在艉楼的王秉章向快步走上来的陈孝林说道。

    陈孝林没有做声,伸手从副官那里接过一个望远镜,靠着艉楼边上观察起来,但是看了一会,或许是这里的角度不好,怎么也看不清楚。

    陈孝林快步跑下艉楼,把望远镜插在后腰上,然后身手敏捷地爬上绳缆。几下就爬到了第三桅杆的第三横杆上。他坐在横杆上,两条腿盘在绳缆中间,然后掏出望远镜来又仔细看了一会。

    这一次他应该看到了一些东西,所以他一直观察了好几分钟才收起望远镜,然后快步爬下绳缆,跑到艉楼上。

    陈孝林对副官说道:“作战图!”

    副官连忙递过一个木板,上面有一叠不厚的纸,这种纸上都画满了格子,都是以一千米距离为一格的格子,上面已经标明了明军舰队的位置。战列编队依然是两条线式队形,朝向西北,巡航编队则在东北方向,相隔三千米,也是一条线式队形。

    “廉颇号发来报告,正是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水师舰队,方向东北,分为前后两队,前队约三十艘战船,与廉颇号相隔三十千米,后队一百艘以上,两队相隔大约在五千米。”

    副官连忙将另外一张纸上标上敌船队的位置,这次换成了五千米一格。

    陈孝林看了一会当即下令道:“战列编队转向东北,迎向敌舰队,巡航编队快速迂回,到达十五-二十七的位置。全体准备迎战。”

    王秉章是最先接到命令的舰长,他立即将作战命令传达下去,“李牧”号的甲板上立即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铜钟声。水手长站在那里不停地拉动着铜钟,然后目光严厉地盯着甲板上跑动的每一个水手。

    一哨陆战队员在甲板上集合,听从哨长的命令,先是列队,然后开始检查装备。操帆长指挥属下的水手将多余的横帆收起绑好,再逐一检查绳缆是否绑牢,炮长带着炮手们将各种工具搬了出来,然后迅速地清理和搽拭炮膛,检查燧发击铁上的火石,接着辎重水兵将一箱箱弹药搬上甲板。接着是一框框水手刀、短铳以及十几箱手榴弹被整齐地堆在一角。

    桅杆顶上已经爬上去十几个水手,他们放下绳索,甲板上的水手将已经装填好的连环炮子炮筒三个为一捆,绑结实了,然后由桅杆顶上的水手拉上去。

    过了一刻钟,钟声早就停止了,原本忙碌无比的甲板上也恢复了寂静,各水手都已经就位,等待着新的命令。陈孝林已经扎好皮带,将腰刀配好,两把短铳被装在皮套里挂在腰间,他已经穿好外套上衣。尽管天气热,但是打仗要有打仗的样子,行头是要穿整齐的,不仅王秉章穿上了配有军衔的外套上衣,不少原本光在膀子的水手们也穿上了衬衣。

    陈孝林将自己的长发梳理了一下,随便扎了一个马尾巴。尽管大明陆海军一般的士兵和军官为了方便受伤后治疗,都按照军律理了短发,但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思想依然流行,校级以上军官和将领都依然保留着原本的长发,不过陆海军的处理方式不同,陆军喜欢用发髻,海军则“浪漫随意”多了,多半喜欢如陈孝林这般扎个马尾巴,王秉章上校就留着一个马尾巴。

    陈孝林接过副官递过来的三角帽,端正地戴上。他仰头看了看桅杆,一面大明国旗飘扬在前桅杆上,正中桅杆上则是大明海军的旗帜,而后桅杆上则是他的将旗,意味着“李牧”号是这支舰队的旗舰,。

    “大都督,信号旗准备好了!”副官在一旁说道,陈孝林扭头看了过去,看到两个水手站在尾桅杆下,手里捧着一条长长的旗帜,上面为红色的纹底,还有一行黑色的字。这是大明海军的惯例,每当海战前。最高指挥官都会挂上一条长长的信号,向全体官兵表达取胜的决心。而每一位将军的信号旗都不同。如陈孝林的信号旗上绣的字是“胜利永远属于大明海军”,俞通海的信号旗则绣着“前进,战无不胜的大明海军!”,各有各的风格。当然,这信号旗升上去后字是看不清楚的,但是每一个官兵都早就知道上面的意思,这是一种发动进攻的信号以及鼓舞而已。

    “等一等”。陈孝林挥挥手道。他端起作战板仔细看了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军靠得越来越近,冲在最前面的“廉颇”号桅杆上的瞭望手将情况也看得更清楚了,传回来的报告也更详细了。从目前来看,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水师总共有一百五十余艘,分成两个部分,前队有三十余艘,后队有一百二十余艘,两队相隔十里左右。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不会是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水师将领的阴谋,海船在海面上航行,为了避免相撞,互相都相隔一段距离,所以不会像陆军步兵阵那样越密集越好,而且每艘船的状况都不一样。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指挥官不可能让船队每一艘船都保持同样的速度,只能让跑得快的在前面,跑得慢的在后面,组成一条队形,然后注意快的不要太快过于超前队形,慢的不要太慢最后脱离了队形。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水师前后队相隔十里是正常的,陈孝林以前还遇到过一支水师前后队相隔数十上百里的,这广袤无边的海洋上一跑起来,真的不好控制。大明海军能够保持这种严谨的队形。是十几年苦练的结果。

    “传令给‘田穰苴’号,让它带着巡航编队迅速插入到敌水师的前后队,给我切断其前后队的联系,不惜一切代价阻挡后队前进。”

    “传令给廉颇号,让它带领左队向西北,传令给王翦号,让它带领右队向右,包抄敌水师前队。”

    陈孝林一边说,副官就已经在作战图上标出了位置,很明显,以“田穰苴”号为首的巡航编队将会利用其高速插入到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水师前后队那长达十里的空隙中,然后以线式队列横在中间,而“廉颇”号为首的左战列编队向敌前队的右翼插过去,“王翦”号为首的右战列编队向左翼插过去,对敌前队形成了一个八字形包围势态。由于命令是“广播式”的,不仅指定的“田穰苴”号、“廉颇”号和“王翦”号收到相应的命令,各舰的舰长也会收到,他们的作战图也会标出相应的图形来,这样各舰舰长便会很清楚地明白指挥官陈孝林想干什么,届时打起仗来发生变故他们也可以做出调整,以达到陈孝林想要的战术目的。

    “升信号旗!”

    在“李牧”号官兵一片欢呼声中,绣有“胜利永远属于大明海军”的信号旗被冉冉升起,看到标志着正式作战的信号旗被升起,欢呼声从一艘战舰蔓延到另外一艘战舰上。

    时间过去得很快,当“田穰苴”号带着巡航编队抵达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水师前后队的空隙,准备穿插时,“廉颇”号和“王翦”号也都已经调整好方向,对着敌前队的左右两翼飞掠而去。

    “传令给‘廉颇’号,一轮炮击后调转方向,寻找空隙,直插敌水师前队中间,给我彻底将其搅乱,传令给‘王翦’号,一轮炮击可以自由攻击,传令给‘田穰苴’号,随时保持机动。”这可能是陈孝林给全舰队最后一次下达详细的作战命令,一旦打起来。估计就很难这么顺畅地传达命令了。

    命令下达,陈孝林倒是成为最轻松的一个人,他端着望远镜站在一边观察起战况,而王秉章却成了最忙碌的人。

    “舰长,第二火炮甲板无法打开。”火炮军官上来禀告道。由于是向东北,正好是东南风的侧顺风,“李牧”号被风吹得向左倾斜,所以最下面一层甲板太靠近海面,加上今天的风浪不小,一旦打开,海水可能会从炮窗里飞灌进去,要知道,火炮是最怕水的。

    “放弃第二火炮甲板!”王秉章毫不犹豫地答道。

    “报告,主甲板和第一火炮甲板火炮已经准备完毕。”

    “听候命令!”

    “报告,陆战队已经准备完毕。”中尉哨长报告道,他除了要指挥那一哨陆战队,还要指挥空闲的水手进行可能的接舷战。

    “待命!”

    “右十五度!”王秉章看到的“蒙括”号转了一个方向,他立即意识到整个右编队已经开始向战斗位置进发,马上下令给舵手,让“李牧”号跟上整个右编队的队形。

    “准备开火!准备接战!目标左舷!”王秉章指着右边大声吼道。所有的人都看向左边,就连桅杆上的连环炮手也将炮口调向了左边。整个“李牧”号只剩下桅杆上的瞭望手还在四处观察,以防有异状出现,还有一个陈孝林靠在艉楼右边,端着望远镜在看向远处,他在观察巡航编队的举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