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乱(二)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三章再乱(二)

    “见过贤妃娘娘!”耿年与夫人尤氏向耿氏行礼。他们虽然享有安寿子爵爵位和诰命夫人。又是耿氏的父母双亲,但是礼节不可费,必须向当了贤妃的女儿拱手行礼,如果按照旧派那套礼仪,恐怕还得磕头跪拜,不过刘浩然已经废止了这套东西。

    “父母大人,你们看看吧。”耿氏坐在椅子上,她脸上的惊恐依然没有褪去,递过去的手还有些哆嗦。

    耿年狐疑地接过来一看,很快脸色变得黝黑无比,双手也不由地颤抖起来,仿佛那张薄薄的纸有千斤重。

    “女儿,这是哪里来的?”耿年此时顾不上朝廷礼仪了,急切地问道。

    “是陛下给我的。”耿氏有气无力地答道。

    耿年一下子坐在了地上,嘴巴张开,面如死色,尤氏不由大惊:“老爷,这是怎么了?我的女儿,这到底怎么了?”

    尤氏不开口还好,一开口就像是点燃了耿年心中的怒火,他一跃而起。狠狠地甩了尤氏一个耳光:“都是你这个婆娘,去听信什么yin,妖僧之言,才落下这灭门之祸!”

    被丈夫突如其来的一巴掌打得有点晕头转向,一向泼辣的尤氏很快稳了神,厉声说道:“你这个死货,多少年了,你居然敢打我!”说罢,准备扑上去厮打。

    “好了,这是皇宫,不是安寿府邸。”耿氏厉声喝斥道。

    迎着女儿那冰冷的目光,尤氏有点不知所措,有点缩手缩脚地说道:“女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灵光寺的僧人惠海被抓了!”

    “惠海大师怎么会被抓呢?他可是有德高僧啊!”

    听到这里,耿年更是气不知打何处来,狠狠地骂道:“什么狗屁大师高僧,他是个害人的祸根!”

    “到底怎么了?”尤氏有点歇斯底里了,她也看出大事不妙,而且跟她一向结交的惠海和尚有关联。

    “你自己看看吧!”耿年将那份文件递过去。尤氏是读书人家女儿出身,自然认识字,看完之后她的脸色也如死灰。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尤氏完全没有刚才的泼辣劲,现在倒像是惶惶不可终日的无头苍蝇。

    “我去跟陛下说,我是为了皇子好,当时他病得那么重,吃了那么些药,求了那么些医也不见好,我请惠海和尚来是为了给他祈福啊。我当时一直在场。还有好几位女官,都可以作证,根本不可能有出轨秽污之事。”说到这里,尤氏忍不住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好了,别嚎了,这里是皇宫,你还想多一条失仪之罪吗?”耿年厉声问道。

    “都有灭门之祸了,我那管它什么失仪?女儿,带我去见皇帝陛下,我要冤屈要辩!”

    “好了,母亲,不要哭了。”耿氏无力地挥挥手,尤氏再如何也是自己的母亲,现在这件事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谁也跑不掉。

    “女儿,皇帝陛下的意思是?”耿年谨慎地问道。

    “皇帝陛下只是将此文件给了我,然后说了一句话就走了。”

    “什么话?”

    耿氏将刘浩然的那句话复述了一遍,耿年不由沉思琢磨起来。

    “女儿,依我看皇帝陛下还是相信你,要不然早就将你治罪了。”

    “这点我信,”耿氏还是刚才那有气无力的样子。虽然这后宫里只有少数内侍阉人和数百宫女女官,但是宫禁非常严密,而且谁知道这宫女女官中有多少是侍从司的暗探。不要看这后宫归皇后管,但是这里的一举一动皇帝陛下都耳目通报。”

    耿年不由点点头,后宫虽然也有勾心斗角,各位后妃娘娘都有自己的耳目心腹,但是后宫最大的是皇帝陛下,有谁撑腰也不如有皇帝陛下撑腰,所以说当暗探最好的投靠处必定是皇帝陛下的侍从司,这个道理谁都懂。不要看皇帝陛下屡屡拒绝新募阉人内侍,只用宫女女官,而且明面上是由皇后做主,但是皇帝陛下对后宫是了如指掌,一个大明都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何况才数百人的后宫。

    “女儿,你看皇帝陛下这是何意?”

    “这应该是让女儿示警父亲,早做应对。”耿氏已经从刚才的惊惶中冷静下来,开始思量算计起来。

    “为父也明白了,为父虽然已经去了公职,但好歹也是淮西一脉出身,我这里出了事,极有可能会被有心人推及到淮西派去。”耿年抚着胡须说道,他自从当了国丈之后,领了一个子爵的虚职,便辞了江西省都指挥使的公职,但是凭借他的资历和背景,在淮西派还算一号人物,毕竟整个淮西派能当上国丈就他一家。

    “父亲,于孝杰事件风波未平。现在又出这么一档子事,我看……”

    “女儿,你是说这两件事是有关联,都是针对我淮西一脉。上次于孝杰一事,他们将胡大人的大学士给弄没了,但是江南学派的那些酸书生却一点便宜也没有占,所以又出此毒计!”

    说到这里,耿年不由狐疑道:“你说内政部这些人查于孝杰事件就罢了,怎么没事翻起灵光寺来了?这个朱国瑞,好歹也是我淮西出身,怎么干起这种仇者快亲者恨的糊涂事来了?”

    “父亲,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江南学派那些书生或许指使不动朱国瑞,但是有一人可以。”耿氏说罢向东边指了指。

    “你是说东宫娘……”耿年的话嘎然而止。

    过了一会他才说道:“或许有这个可能,皇帝陛下一向不待见理学派,而太子与理学派又纠缠不清,东边那位娘娘又是江南书香门第出身,世家渊源。现在太子越来越大,听说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干脆躲在东宫读书,闭门不出。而陛下正值春秋,有人怕事起波澜,于是就下手以绝后患。”

    “应该是如此。太子是理学派唯一的指望,经过于孝杰一事,那些人应该明白,皇帝陛下再如何也不会让他们入庙堂,如果太子之位再不稳,他们就丝毫指望都没有了。”耿氏接着说道。

    耿年不由点点头,于孝杰一事,大家都看出来了,幕后凶手还没有找出是谁,江南学派与淮西派先暗地的掐了一架。由于明面上淮西派理亏,于是吃了个大亏。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江南学派也没有占到好处,便宜让江西学派和北方学派捡着了,但是江南学派和淮西派算是撕破脸了。江南学派现在最忌讳的是势力庞大的淮西派发起反击,而江南学派最大的软肋就是太子,要是站在江南理学这边的太子被废,江南学派算是彻底没戏了。而最有可能取代太子之位的皇子则是拥有淮西集团背景的刘焕琦。江南学派或许指挥不动内政部尚书朱元璋,但是一个皇后加一个太子呢?

    默然一会,耿年当机断道:“女儿,此事不是追究幕后之时,而是如何躲过这一劫。为父回去后首先要肃清府内闲杂人等。”说到这里他不由狠狠地盯了一眼尤氏。

    “父亲,你不可妄加伤人,而今大明有法度在,你要是妄动,正愁那些人找不到新罪证。”耿氏赶紧劝言道。

    “这个我晓得,几个势利小人,我还是整治得了。我还要去朱国瑞那里说道说道,不要以为攀上了皇后和太子就得意忘形了,他根还在淮西,江南派那些寡情薄义的书生当了权,以为会有他好看,狡兔死,走狗烹,那些文人是最擅长干这些的。”

    “父亲大人,你要小心从事,过会我会向陛下请罪。”

    “唉,女儿,委屈你了。”耿年叹了一口气道。

    “原来是耿国丈驾临,朱某有失远迎。”朱元璋笑呵呵地说道,瘦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不敢不敢,现在朱大人身居要职,又得东宫器重,耿某怎敢得罪。”耿年的话里带着火药味。

    朱元璋笑了笑说道:“耿国丈话里满是怨言,不知朱某何时得罪了国丈,还请明言,朱某是粗鄙之人,一定向你陪不是。”

    “岂敢岂敢,我此次来还不是为了灵光寺的事情。想不到朱大人居然如此神通光大,查于大人案件居然查出这么一档子事来。”

    “原来是灵光寺一事,不瞒国丈大人,此事是应天府内政厅佥事罗大人接到密报,以为有隐情在其中,结果带人一查,查出这档子事来,不仅罗大人,再下也是头大。”

    “罗贯中!”听到朱元璋说肇事人不是他而是那个罗贯中,耿年的气也消了三分,毕竟罗贯中此人也是背景复杂的人物,他借着查案的时机把灵光寺抖了出来,朱元璋身为上司也不好说什么,更不敢遮盖下去,谁知道这罗贯中会将灵光寺事件捅给谁?

    “国瑞,你是我淮西一脉,咱淮西豪杰都是跟着皇帝陛下尸山血海里一同爬出来的,而今天下太平了,可不能在富贵中窝里斗,你要知道,皇帝陛下最恨的是背后捅刀子的人,尤其是自己人捅自己人。”耿年点了一句便起身告辞了,他府邸还有众多事情要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