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耶路撒冷(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他的伙伴会合,遭受了六千人的伤亡。3月,他又作了一次努力,再次损失了近五千人。此刻,汤申德下令宰了一千一百匹马,使他的饥饿的士兵吃到东西。到4月末,守军面临了被歼灭的命运......

    根据汤申德用无线电发出的迫切请求,基切纳勋爵准其向敌方投降,这也许是一个可怕的失着,因为伤员和瘦弱的被俘人员经过沙漠时一路受到残酷的鞭打。

    而英国在达达尼尔的失败。使土耳其部队开始腾出手来进攻埃及,而此次,中国军队并没有参战。

    这一次,土耳其人在苏伊士运河被击退,已经渡过这条水道的前进部队大批被击毙。在亲土耳其的埃及人于1911年春发动的地方叛乱被征服后,阿奇博尔德.默里爵士将军于是继续向干透了的西奈半岛进军。

    默里的目的是保护苏伊士运河,并为从西南打击土耳其军创造条件。当部队于1911年5月到达西奈时,他的士兵和一大群土著劳工,开始了筑造一条通向西奈海岸的铁路和输水管道的费时的作业。在工程缓慢进行时,土耳其的出击部队都被一一打退......

    默里的部队攻占了阿里什,他们在那里构筑防御工事。以保护铁路和水管。

    1911年6月,当地人反对巴勒斯坦—阿拉伯地区土耳其人的叛乱正在势头上,麦加行政长官侯赛因.伊本—阿里,发动了历时三天的叛乱,宣布这个十五万平方英里的汉志省为独立王国。

    1911年8月,弗雷德里克.s.莫德爵土将军奉命指挥在美索不达米亚的部队。他的任务是策划夺取巴格达的战役,同时进攻巴勒斯坦。英国的优势在十比一以上,但他们是在不能保证有充足供水的情况下进攻巴勒斯坦的。

    1911年3月26日晨雾中,默里的四万二千步骑兵靠罗盘定方位,向敌军开去。四千土耳其守军在排得紧紧的、多刺的仙人掌树篱的天然栅栏后面掘壕固守着......

    沿加沙南四英里山脊的几个据点被攻占了,但因为缺水,两个骑兵师被迫退出了战斗,由此攻势开始逡巡不前。参谋人员的错误决定,使部队不当地撤出了苦战得来的阵地。于是默里将军下令蛮冲,试图挽回挫败。不出一周,英军退却了,损失了四千五百人,土耳其军的伤亡为二千二百人。

    这场争斗是短暂的,于1911年4月11日结束,那时这座炎热晒干了的城市陷落了。据莫德估计,土耳其以三万五千左右的兵力,抵挡他的十二万人的军队。俘获的俘虏在九千人以上,但其余人的下落没有报告,他们大概不是被杀就是逃走了。这是一次代价很大的战役,英军伤亡了四万人。疾病也给部队造成重大损失。莫德将军本人罹霍乱而死。

    对英国内阁来说,耶路撒冷是最受珍视的。英国人知道,夺取这个城市可以提高英国士气,补偿在西线的逆势。但默里将军于3月和4月夺取加沙的两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战斗不到三天就结束了,然而英军仍付出了六千五百人的伤亡代价,土耳其军的伤亡则是二千人。于是默里陷于停滞状态。

    在劳合.乔治首相看来,在中东没有一个别的将级军官能够担起这一任务。在接受艾伦比将军时,劳合.乔治告诉他:“我希望你攻占耶路撒冷,作为献给国家的圣诞节礼物。”

    通向耶路撒冷的道路,受阻于从加沙延伸到比尔谢巴的二十英里宽阔的土耳其堡垒线。不象西线的连绵不断的堑壕系统那样,土耳其的防御工事包括三个等距离的设防地区,用一连串警戒堑壕联系起来。右侧翼向地中海逐渐稀疏展开。同时左侧翼通向朱迪亚山丘的灌丛和岩石。英国远征军固守他们的铁路和水管所在的巴勒斯坦边界的沿海狭长地带......

    夺取比尔谢巴,要用翼侧突击来对付敌人的中央据点。后面跟着步兵的密集队形的骑兵,要冲过缺口,到达敌人后面,并包围比尔谢巴。其他纵队要从左面向加沙进击。艾伦比手下有战斗品质和马术为众所敬服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骑兵旅可资调遣。并有由印度和萨洛尼卡抽调来的两师部队为增援。此外,还征集了每头可用的骆驼和每个驾驶牲口的人。艾伦比的计划需要时间、准备和战争策略。

    而在这个时候,二十八个师的中国精锐部队开始开赴巴勒斯坦前线,中国军队要从从英国人手中夺回巴格达.......

    而在中国军队还没有到达之前,艾伦比集结他的兵力,向加沙发动第三次进攻。英国的实力计七万五千步兵和七千骑兵,敌方为四万二千步兵和一千五百骑兵。第一次打击不是落在加沙的沿海地区,而是内陆比尔谢巴。短暂的密集的弹幕射击,在土耳其军中炸开了一些宽阔的缺口,艾伦比的骑兵冲过去,在防守者后面扇形展开。接着土耳其军都被跟在骑兵后面进行白刃战的步兵击溃。

    在日落以前,比尔谢巴及其水井都被英国陆军所占领。艾伦比现在转向加沙,一周后,英国军队把土耳其军压倒了。约有一万土耳其人被俘。

    那些没有伤亡的人向北退却了好几十英里并重新集结起来,但仍无喘息余地。到6月中,他们通向关键性铁路枢纽站的路被切断,该站是雅法-耶路撒冷铁路线和另一条向南通往比尔谢巴的铁路线的交接点。疲乏的土耳其人在耶路撒冷前面的朱迪亚山丘——这个自圣经时代以来的历史上有名的防卫地作了最后一次的抵抗......

    埃德蒙.艾伦比爵士使首相如愿以偿,并且把这个圣诞节礼物献给了英国。这位胜利的指挥官穿了简朴的军服,徒步走进这座圣城。他的行为同早些时候德皇的表演适成对照。德皇进城,着了一件上面缀有十字军战士的十字的白色披风,骑了一匹阿拉伯的种马。另一次,在城墙上挖开了一个缺口,好象是被炮火击开似的,这位君主骑着马慢慢地通过。

    1910-1911年是英国受挫和伤亡人数剧增的一年,夺取耶路撒冷是该年唯一的重大胜利。

    1911年8月,中国军队抵达巴勒斯坦,在英国人的欢喜劲还没有过去的时候,中国军队大规模的反击就开始了......

    首先是巴勒斯坦,中国军队动用了九个师的力量开始进攻,8月18日到28日这十天时间,中国军队总共进行了二十九次突击。

    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之下,8月29日,巴勒斯坦英国宣布投降,中国军队重新夺回了这座城市。

    9月,中国军队开始向耶路撒冷进攻,这让英国人感到了巨大惊恐,中国军队简直无所不在,总能在最需要他们出现的时候,出现在最需要他们出现的位置。

    耶路撒冷的争夺是残酷的,中国军队和英国军队在这反复拼杀争夺,每一处土地上往往都会被鲜血染红,然后尸横遍野。

    谁都不愿意放弃这座城市,耶路撒冷牵动了太多人的心脏,无论胜利或者失败,对于对方心理上的打击都将是巨大的。

    10月8日,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中国军队动用一千八门火炮,对耶路撒冷的争夺,随着这些火炮的到来,将开始最后的较量......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