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勇士营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三章

    勇士营

    万安见胡义如此生怒。只道他一心为朝庭着想,心道这小太监忠心着实可嘉,不枉贵妃娘娘对他一番赏识。赞赏之下,出声说道:“话是这么说,可是事情临不到头上,谁又会真的愿意将粮食交出来呢。”

    国人向来如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不临头,充耳不闻。听了万安的话,胡义也沉默了,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屋子里顿时安静起来,只屋外不断有风吹落叶的声音。师生二人就这么坐着,相对也是无言,许久,可能胡义觉得这么坐着也不是办法,便出声打破沉寂。

    “老师,方才你说百姓手中无粮,是因为土地集中在大户手里的原因,那要是如这般说,若是碰上年成不好,百姓所收粮食无法活口。岂不是他们都要起来揭杆造朝庭的反了吗?学生一想到这个,心就揪得很,老师可否告诉学生,那些大户现在到底占了多少土地。”

    万安见胡义如此关心国事,也不以他是太监为意,当下盘桓了一番,开口说道:“我大明两京十三省,仅京城一地,至天顺四年,无地可种的百姓十之有六,天子眼皮底下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你所说的百姓造反已有多次。光天顺一朝,大大小小的造反便始终不断,镇压了又反,反了又镇压。如天顺元年,陕西王斌烧绝栈道,大闹汉中。天顺四年,贵州李天保又攻府夺州。天顺五年,四川松潘乱民四起。天顺七年,广西瑶民又起事造反。总之从南到北,按下葫芦起来瓢,没个消停的时候。到了当今皇上登基,又闹出流民作乱的事情,唉,说来这一切都是因为土地的原因。”

    你对情况了解得这么清楚,为何却是个不肯做事的纸糊阁老的?胡义真的想不通万安有如此见识,却为何在他任内阁首辅的十年。什么事情都不做,只知混日子过生活?想到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官僚地主大肆兼并土地才导致流民四起,最后李闯一呼百应,进了北京城。而正因为他进了北京城,野猪们才得以入关,夺我汉人江山,抢我汉人财富,屠我汉人百姓,中国大地就此陷入黑暗时代,直至被列强用尖船大炮打开国门。

    耻辱的三百年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明朝土地兼并严重所带来的后遗症,胡义一想到这个就有些急,他可不管万安这个首辅干不干事,他只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阻止事情按原来那个历史发展下去。情急之下,竟口不择言道:“如果真如老师所言,我大明土地兼并如此严重,百姓已经多次造反。那纵使这次平了白莲教,只怕别处的百姓还会造反,因为他们手中的土地日益减少,不足以养家活口。要是朝庭不解决土地的问题,只知道镇压那些为了求活路而造反的百姓,不是治标不治本吗?如长此下去。学生担心我大明终有一天会亡在那些无地流民手中!”

    话一说完,胡义就知道不好,因为他这话可是大逆不道的。有些后怕的坐在那,忐忑不安的看着万安,生恐他会勃然大怒治自己的罪。不过万安听了却只是微微动色,眼皮抬了一抬视线又垂了下去,安若泰山般淡淡的道:“此话只你我师生二人得知,切莫传了出去。”

    胡义见他不怪罪自己,松了一口气,忙恭声道:“学生一时情急,口不择言,请老师莫怪!这等话语学生自此以后绝不对第二人讲,还请老师放心!”

    万安“嗯”了一声,似是心有所想,说道:“这事就不要说了,你还是想想看有什么法子能让为师筹到粮食,不然为师离祸事也不远了。”

    我能有什么好主意,你是内阁首辅,尚且不知怎么办,我这刚入门的假太监又有什么好办法。见万安一脸焦急的看着自己,胡义想了一下,咬牙说道:“事急之下,也顾不得那么多,不若咱们就从那些粮商手里强行购买好了,他们要是不卖,就全抓起来,事后再作计较。”

    “这…行得通吗?”

    万安没想到胡义会出这个主意,吃惊之下又觉只有这个法子可以在短期内筹到大笔粮食,将视线在胡义身上转了一下。好像拿不定主意般道:“那些粮商的后台都硬得很,要是这么一做,只怕满朝文武都要与为师为敌,到那时,为师只怕难以应付这些人,怕这首辅之位就有些不稳当了...”

    胡义见他这样说,只道万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