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功过是非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功过是非

    胡义刚到军帐外。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叫吼,从声音判断像是一个粗旷的男人正在那里歇斯里底的骂街。

    “你们这帮臭小子,你们是怎样带兵的?一个个只知道带头偷懒,得过且过,他**的,老子练兵的时候,你们见过老子偷懒没有?”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老子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你们要是再这样下去,上了战场就是让人宰的份,瞧你们一个个怂样,勇士营的光荣都快被你们丢光了,你们要是一直这样,到时我怎么跟汪公公交待?”

    “不要以为汪公公不在了,就可以偷懒了。我告诉你们,没门,汪公公不在,老子还在!现在都给我滚回去,把你们的兵从营房里揪出来,谁要是再练不好,可别怪老子翻脸不认人!”

    这人吼完后,屋里响起另一个声音。看样子是在帮腔。

    “闲时练好兵,战时立大功,你们都回去吧,好好想想陈将军说的话,将军这么说也是为你们好,将来要是上了战场你们就知道将军的苦心了。”

    “可是朝庭根本不把咱们当回事,想当年我们勇士营是如何威风,现在倒好,成天蹲在京里哪都不能去,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汪公公在时还好些,足饷足银的,可是他南下没几天,御马监那帮人就扣了咱们薪火银子,奶奶的,这不是欺人太甚吗!”

    “将军,说心里话,不是咱们弟兄不肯练兵,实在是他娘的没心情练啊,饷银扣了倒是小事,可是咱们辛辛苦苦练兵又有什么用,兵部那些大老爷们难道还能高看咱们一眼不成?”

    “大伙都是从鞑靼人那里跑回来的,谁身上不背着一腔血恨,咱们当兵是为了到边关打蒙古人,可不是要跟个废物般呆在猪圈里混吃等死!”

    “汪公公是不是真看重咱们,难说得很,否则为什么这次腾骧四卫南下平叛。却将咱们勇士营扔京里呢?”

    “陆老2,你们胡说什么,这是在动摇军心知道吗!”

    “动摇军心?胡将军,你别往咱们弟兄头上盖这屎盆子,咱们受不住。又不是临阵杀敌,我们动了哪门子军心了?”

    “够了,都给我住嘴!”

    方才连吼几句的将军听了一帮手下如此说,气得一拍桌子,怒眼瞪着他们,他这一拍吓得所有人都不敢再说话,不过嘴上是不敢再说,可是眼神里都是不服。

    嘿,今儿倒来巧了。胡义听到现在,也大致明白里面为什么吵闹,可能是因为汪直走后,替他处理御马监事务的手下扣了勇士营的银子,还有就是勇士营因为汪直南下没有带上他们而感到不满,心生怠意。主官见他们这样便发了脾气,这帮人却有些不服,很典型的上下级矛盾。

    不过那帮军官的埋怨也不无道理,勇士营现在的地位比起当年永乐时期可是天壤之别,套用后世的话说。现在的勇士营也就是足球场上的候补,主力全挂了才轮到他们,正宗的冷板凳。之所以现在这种境界,与他们的领导有关,在文官主政的大明朝,摊上一个太监上级可就是有冤也没处说去了,因为大明朝的官员们有着与生俱来瞧不起太监的传统,连带着他们的周围的一切都瞧不顺眼,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心中对太监的歧视。

    勇士营的光辉岁月是在永乐年间,成祖死在北征蒙古的路上后,勇士营便淡出了世人眼光。仁宣时期基本上没什么大的作为,最近一次出彩表现是十几年前“土木堡之变”和“北京保卫战”。可是等事情平息之后,他们又被扔进了角落里,无人问津。直到汪直发迹后,勇士营才焕发第三次光辉。

    汪直这人,胡义坚定认为其绝对不是一个如史书上所说的坏人,至少不是那种电影电视中出现的操着一口娘娘腔,透射出阴冷目光,动不动就要害你一下的大内公公。在他眼里,此人绝对要比后世的偶像小生们要男人,而且很男人,敢死队中的李连杰都不能与其相提并论,为什么?因为人家敢单枪匹马跟十来个蒙古大汉真刀真枪的对拼,而且绝不退缩,直到亲兵赶来救驾,试问一般人能做到吗?

    客观的讲,汪直对明王朝是有巨大贡献的,在他发迹的那几年。可以说是明王朝的有功之臣。困扰明朝最大的麻烦的就是西北边关,而正是汪直在发迹的几年,将明朝因为英宗朱祁镇的错误导致国土防御的漏洞直接或间接的堵上,虽然他的努力在其失势之后又被迅速破坏,但绝不能因此就将一笔勾掉,历史就是历史,不容任何人出于任何目的篡改。

    国土防御,这貌似是个很复杂的军事概念,其实很简单。你家外面有强盗,得时刻提防着他们来抢你,要么带人出去打他们,要么修院筑墙,布丁设防。英宗朱祁镇的太爷爷永乐是个不折不扣的狠人,见不得那帮强盗老盯着自家看,于是成天带兵出去砍人,敌人被他砍得实在怕了,惹不起就躲吧,于是大明的边关安静了几十年。英宗的爷爷仁宗,还有爸爸宣宗,虽然不爱惹事,但院墙修得很好,三步一岗五步一楼的,颇有点委员长五攻苏区大打碉堡战的味道。他们这般搞法,强盗自然打不进来,所以大明的疆土能维持住。

    而英宗朱祁镇在天顺朝干的事情胡义想起来就冒火,他干什么了?拆墙!

    所谓拆墙,就是步步退缩。永乐朝时,蒙古人被明朝追的到处跑,仁宣朝时,蒙古人虽然时常在院墙边上晃,却总也进不来了。而到了英宗这一辈,厉害哄哄的御驾亲征,结果被人家给敲了一记闷棍。打人是彻底没胆了。连带着院墙也塌了,蒙古人能时常进大明的院子来溜达两圈,要是运气不好,还能往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