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四大太监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

    四大太监

    史书说成化朝的四大太监分别是梁芳、怀恩、汪直、尚铭。四人当中以怀恩的名声最好,在明史中受到的夸赞也是最好。另外三个则是臭名昭著,其中尚铭是东厂的提督太监,而汪直是西厂的提督太监,同时兼御马监掌印太监。粱芳这个人现在已经被胡义扳倒控制,但原来却是最厉害的一个大太监,四大太监排名第一,比汪直和尚铭要威风多。虽然无具体工作单位(一直在昭德殿伺候宪宗和万贵妃),仅有的一个司设监掌印也是挂名。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他成为四大太监之首。

    梁芳在宫内的主要工作职责便是照顾宪宗和万贵妃的生活,为宪宗“业余爱好”服务,看似地位最轻,实则位高权重。这三个人,两个特务头子,一个生活保姆,在太监之中最得宠也就不奇怪了。宪宗虽然不干活,但并不是不抓权,他需要随时了解朝臣动向,提防下面人的小动作,所以特务组织就吃香,东厂之外再开西厂也就合理了。宪宗要炼丹,要信佛。要宠道,要享受生活,自然要有人给他料理这一切,梁芳这个生活保姆位高权重,力压其他三人而位居四大太监之首自然也是正常的。这三个人从个人品行上说,有人品坏得掉渣,也有双面性格的,也有一心为国的。

    客观的说,双面性格的尚铭一个是有原则的坏人,汪直则是一个“名不副实”的坏人,而梁芳则是一个超级大坏蛋。尚铭,常年从事特务工作,领导大明历史最悠久的两大特务组织之一:东厂。日常业务就是从事情报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就是敲诈勒索,贪污受贿,载赃陷害,制造冤假错案。更牛的是,他利用特务工作的便利,制造了一份大明朝的“福布斯”财富排行榜:将大明朝所有的富豪家庭全部登记在册,包括其户主的生活规律,财产状况,收入状况等等内容一应俱全,以方便敲诈勒索工作。说他是好人,鬼都不信。但他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他的原则就六个字:吃大户,分浮财,类似于侠盗罗宾汉一类的人物。后来他玩出火了。整到宪宗一直宠信的传奉官头上,被他们勾结粱芳搞了一把,最后翻身落马,自己下了牢狱,财产全部充公。黑吃黑一辈子,却被更黑的人吃了,在四大太监中,他的下场是最悲凉的。

    同梁芳和怀恩比起来,汪直的档次就差多了,在成化朝的太监编制中,他最多算是个并列三号人物(同尚铭并列),为了争个老三,与尚铭斗争了一辈子,最后同归于尽。史书一直把他与王振、刘谨、魏忠贤并列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暴光率太高了,他所执掌的西厂是个创造性的存在,打破了明朝特务政治由东厂和锦衣卫垄断的局面。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汪直都是对大明朝有功劳的,只不过他倒霉在自我感觉太过良好,而且是居高自傲类型的。明史上说当时朝廷的六部尚书、地方的封疆大吏,见了汪直都要行跪拜礼,否则就要被汪直整。每当他下到地方。威风就十足,管你东厂还是司礼监,统统给我x边站。看似威风八面,可做人到了这一步,人都让他得罪光了,也就离死不远了。自我感觉良好的汪直更不会知道,从他下决心横刀立马上战场的那天起,他就已经破坏了游戏规则:宪宗的游戏规则。从汪直掌权的第一天起,就没少人在宪宗面前骂他。经营西厂的时候,有人骂他搞冤假错案;视察地方的时候,有人骂他飞扬跋扈。商辂骂他,万安也骂他,同行太监们也骂他,传奉官(李孜省)也骂他。可宪宗就是不为所动:能替自己收集情报,又能打胜仗替自己找面子,这样的宝贝,好好宠着还来不及呢。

    见那么多人告不倒汪直,尚铭出马了,他拼命的在宪宗面前下猛药:把汪直平时在外面散布宫廷生活秘闻的旧账兜了出来。英宗于是怒了:敢揭我的“**门”,反了你了。他可不是陈摄像师,花边新闻被抖出来,跑到国外去避风头,而是大手一挥,要你好看。于是,在纸糊阁老(万安)、特务头子(尚铭)、工作秘书(怀恩)、生活保姆(粱芳)的齐心协力下,汪直的好日子到头了,成化十九年被调动到南京,又降职为普通太监,从此彻底消失在人们视线中。人没了。可骂声没结束,大家还是一如既往的骂,直到把这位成化朝太监队伍里的三号人物,骂成“名垂青史”的四大权阉之一。可说他名不副实,除了说他干的坏事和他名声不匹配外,还因为臭名昭著的他,恰是三位混蛋里做好事最多的。他提拔了很多能臣,比如名将王越。虽然飞扬跋扈,却也敬重人才,绍兴有个叫杨继兴的官员很有才能,他闻知后前去拉拢,却被人家挖苦了一顿,可就是这样,他依然在宪宗面前极力推举这位杨大人,毫无打击报复之事。还有历事成化、弘治两朝的名臣秦纮,弹劾汪直弹劾了一辈子,可他被藩王诬陷下狱,还是汪直替他洗雪冤枉,后来汪直面见宪宗,大力称赞秦纮为大明地方官第一能臣,可宪宗笑盈盈的拿出一份奏折,恰好是秦纮骂汪直的。要说举贤不避仇,好些个饱读诗书的大儒。怕是都不如汪直。论起结局来,他要比尚铭好得多,只是凄凉而已,却没将小命给玩掉。

    武打片导演都有这个习惯:但凡早早出场,“武功高强”的反面角色,不过都是些小鱼小虾,而一直阴森森躲在幕后的,却往往是剧中的大魔头。历史也貌似有这个习惯,躲在深宫里,不掌管两大特务组织东西厂,也没有晋司礼掌印的粱芳。恰好是成化朝太监干部队伍里的第一号人物。梁芳这个人,别说后世,就是当时也有很多人拿他不当回事,可事实是,他才是成化朝威力最大的太监。他的地位恰好是一句俗话:近水楼台先得月。常年伺候万贵妃和宪宗,并在宪宗产生长生不老的想法后,一力主持*药和长生不老丹的开发工作,并负责物色传奉官人才。

    宪宗搞娱乐活动得靠他,过夫妻生活也得靠他,除了万贵妃,朱见深最离不开的人就是他了。当然,粱芳的成功,还应了另一句俗话:团结就是力量。围绕在朱见深身边的传奉官,基本都是经他推荐的死党,纸糊的三阁老,泥塑的六尚书,大多都是他的“**战友。”把持后宫的万贵妃,则是他的黑后台。虽然彼此之间也有矛盾,但基本还能在大事上保持“团结”。以宪宗的各类瞎搞活动为核心,他渐渐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利益集团,上上下下盘根错节,渐成气候。也正是这个集团,不但成为了太子道路上的最大绊脚石,也成为日后孝宗九儿拨乱反正的第一个对手。整个集团的构成是这样的:陪宪宗瞎搞的传奉官,是内部组织;喝茶混日子的纸糊三阁老,是外围组织;深宫里万贵妃,是组织的黑后台;而上窜下跳的粱芳,则是整个组织运动的枢纽。梁芳里里外外串通消息,居中协调运筹帷幄,堪称整个组织的“中流砥柱”。当然,他的下场也好不了哪里,胡义记得九儿上台之后,梁芳同志便开始多病了,然后一病不起,玩完,说白了就是心理压力过大,跟万贵妃一样。生怕皇帝算自己帐,自己吓自己,结果吓出病来挂了。

    除了三个明史中记载的所谓混蛋外,还有一个好人,这就是已经被贬到凤阳的怀恩。怀恩这个人,实在奇怪的很,身为一个太监,人家载赃陷害,他却平反冤案,人家贪污腐败,他却廉洁自律,人家圈钱占地,他却拿出钱周济贫苦清廉的官员,人家和贪官污吏拉关系,他却专和清官能臣交朋友(比如内阁大学士商辂,地方能臣王恕),人家专整忠良,他却专整同行(汪直和尚铭的落马都有他的功劳),人家天天搞阴谋陷害,他却天天挺身而出保护大臣,人家拍领导马屁,他却天天和宪宗唱反调(宪宗要废九儿,他力保)……这样“不上路子”的人,放在成化朝,别说升官发财,貌似能活着都算万幸了。可他却越活越滋润,职务节节高升,成为太监干部队伍里名义上的最高级别领导: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握批文件和盖章的大权,当汪直和尚铭为争当老三打得头破血流时,他已经混到了老2的位置上(老大是粱芳),悠哉悠哉的瞧着下面两个小弟乱咬。说到底,第一,他是个能干活的人,司礼监又是个业务性很强的单位,缺了他玩不转。第二,他是个狠人,收拾起人来既毫不留情,又不落把柄,尚铭,汪直,粱芳三人都有不少爪牙被他死整,却连声都不敢吭。第三,他虽然又狠又能干活,却不傻,做事滴水不漏,也有自己一套势力班底:接替尚铭执掌东厂的陈准,司礼监太监萧敬,平日里共同进退,所以,梁芳他们明明恨得他牙根痒痒,却拿他没招,宪宗虽说不喜欢他,却也得用他干活。于是,他越混越好。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