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虎威太岁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五章

    虎威太岁

    纪氏死了,就这样一点征兆也没有的死了。她的死过于突然,也过于离奇,以致于宫中风传:纪淑妃是被人下毒害死的。那么如果这个风传是真的,凶手又是谁呢?

    胡义因为身份的缘故,对这些风传并未耳闻,但他却敢肯定,纪氏的死肯定是一起谋杀,至于凶手是谁,根本不用花费力气去找,因为她天天就在自己眼前晃悠。不过让他痛苦的就在于此,明知是万贵妃下的毒手,可自己却不能对她做什么,甚至一点风声都不能露出来,对宪宗是这样,对九儿也是这样。

    所以有时当九儿睁着大大的眼睛看自己的时候,胡义都会有一种愧疚感,说实在的,他是很想保下纪氏的,好让九儿能得到亲生母亲的关怀,但他也没想到万贵妃最终还是没放过她。

    看着九儿趴在自己母亲的尸体上痛不欲生的样子,胡义心中就倍受煎熬。理智告诉他,纪氏死亡的真相无论如何也不能告诉九儿,否则麻烦就大了。九儿再怎么乖巧,再怎么懂事听话,他也只是个七八岁的孩子,不可能跟大人一样,懂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道理。如果他一旦得知自己母亲是被人杀死,那么他肯定会冒失的去找万贵妃,如此一来,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胡义是万万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为九儿,也为自己。

    当晚,太监宫女们就为纪氏进行小殓。所为小殓,就是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另外寿衣不能用皮质,要用丝绸棉衣,因古人认为如果给死者穿皮衣,那么她(他)来世就会转生成为动物,不再为人。纪氏身为太子之母,皇帝册封的淑妃,当然不会用民间小殓所用的棉衣,而是穿了一身轻盈的丝绸。安乐堂的医监给妆点遗容。不知用了什么手段让纪氏一直不肯闭上的眼睛合了起来,让她的脸看上去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安详。

    至于报丧这个步骤,则直接免了,因为纪氏除了老公宪宗和儿子九儿,这个世上就再无亲人了。她的亲人早在成化元年就在平定大藤峡之乱时被官军全部诛杀。若说还有什么与她有关连的人,汪直倒可以算一个,因为他与纪氏一样,都是被俘的瑶人之后。不过二人从不往来,甚至有时候汪直对纪氏还怀有敌意,这种敌意也许是受万贵妃传染吧。

    小殓之后,按照规矩,就要停灵了,停灵又称暂厝,指将死者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纪氏娘家人是没有了,这个亲友就是指宫内人和王公大臣们的夫人了。

    因感念纪氏生育太子的功劳,宪宗特意下旨将灵堂就设在永寿宫,并按皇贵妃礼制安排丧礼,并责令礼部立即筹备纪妃下葬事谊。

    生前不过是个淑妃。死后却能享受皇贵妃的礼制,九泉之下的纪氏如果知道这个安排,不知对这个并不爱自己的老公会作出何感想来。

    停灵期间,按制是需要有人守灵的,宪宗身为皇帝,自然不用他来守灵。他活这么大,除了他老子英宗去世时,做为储君太子守过灵之外,宪宗还没有给别人守过灵。就算万贵妃现在去世,按礼制,他这皇帝也是不用守灵的。

    宪宗这个丈夫不守灵,周太后这个婆婆更不可能替媳妇守灵,万贵妃与其他嫔妃们也不可能替纪氏守灵,那么守灵的人就只剩一个了,便是纪氏的儿子——太子朱佑樘。

    因九儿实在太小,宪宗便让胡义陪着一起守灵,胡义自然是满口答应。九儿因伤心过度,眼角都哭肿了,小脸蛋上满是泪渍,他实在不忍心再让他一个人在这里陪着母亲的尸体。宪宗这么安排,正合他意。周太后对这个安排也没意见,胡义是提督西厂的太监,虽然人小,办事却是稳妥得很,况且太子对其也是十分喜欢信任,有他陪着,她这做奶奶的也放心。万贵妃与周太后一样,对此也没意见,而且还破天荒的叮嘱永寿宫的大小太监宫女。让他们随时听候胡义安排,一旦太子有什么事,立即到昭德殿禀报。话中话外对九儿都很是呵护的样子,唯恐九儿有什么好歹,宪宗见了,自然很是欣慰,也是感动不已。

    当初纪氏被册封为淑妃时,宫中画师便替其作过画像,本来是作为宫案备档用的。她这一死,那画像就派上用场了,被太监们取来奉在灵堂正中,另外在停尸的灵床上摆满了供奉用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灵前还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