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樱花的本意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82章

    樱huā的本意(求月票!求定阅!)

    5月,正是日本列岛樱huā怒放,春意盎然的季节。从北海道到九州、从富士山下到皇宫深宅,到处蝶舞蜂喧、生机勃勃,只不过今年在各处赏樱的人却少了很多,即便是有,大都也都是一些孤单的女人。

    日本,此时的日本,在先后动员了近百万军队之后,大量的男人进入了军队,自然在日本各处樱huā盛开的公园、山坡中就看不到那一对对赏樱的情侣。而相应的经济形势的恶化、急剧的通货膨胀,更是让日本人少了几分欣赏樱huā的心思。

    冷清的五月或许用这句话来形容日本到是再合适不过了。

    东京城内城西丸。

    碧水环流的护城河畔,葱茏的绿树掩映着巍峨的日本皇宫。宫内,被春的气息紧拥着的huā园石径上,日本天皇明治正心绪烦乱地慢步踱着。宽大的白sè的和服,像一轮刺眼的太阳,灼得四周不安地躁动起来。春意虽浓,却没能融化这位天照大神后人心中的yin云。

    日本陷入这场战争已经整整个一年零三个月了,在战争刚爆发的时候,皇军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整个日本上下似乎都看到胜利就在眼前的一幕,可是现在呢?

    战场的形势却出人意料的不断恶化着,尤其是在中国人介入之后,距离一开始那个“夺得战场优势,媾和结束战争”的最终目标仍然遥遥无期,而且现在最可怕一点却是,战场上的优势却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从偏向日本转移到了中国,甚至俄罗斯那边。

    “胜利女神向日本抛了个媚眼,最后却赤luo的躺到了中国人chuáng上,同时这个风sāo的女神又开始向俄罗斯抛起了媚眼。”

    或许,用这句话来形容到是再简单不过了。

    战争从没有给日本国内带来任何经济收益,战争根本就是一座深不见底的潭穴,吸尽了日本的军费、兵员。为了能够继续进行这场战争,日本已经举债近二十亿日元,但战争似乎根本就看不到尽头,这场战争已经耗尽了日本最后一分钱,而战争带来的经济上的衰退、数以十万计的伤亡以及种种负面影响,却像随风而起的恶魔,充斥日本的各个角落。

    这时,一个人影又浮现在他眼前,每当明治为这一切烦心的时候,他就会想起两个人,伊藤博文还有山本权兵卫,他们两个人无不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在御前会议上认真地反对和俄国开仗,甚至直到现在仍然反对对俄国开战。

    而明治本人也曾反对过对俄国开战,可最终,他的反对却没有任何意义,大臣们坚持着,而且局势也迫使日本不得不向俄国开战。

    “日本太小太小,俄国太大太大日本太弱太弱,俄国太强太强”

    过去的一个零两个月中,一开始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曾让明治为之雀跃,国民渴望作为强国之民的荣耀,而作为天皇,他又何尝不想做一个强国的统治者,他甚至幻想过,日本也许会成为亚洲的英国,而他将会成为像维多利亚一样,开创一个伟大时代的天皇

    可现在呢?中国人给予日本的重重一击,却把明治打醒了,当初面对中日关系因关税事件紧张时,他曾要求过大臣们做出让步,可大臣们呢?

    想到这里他对那些大臣们越来越厌恶、憎恨。骄横跋扈的他们xiong脯拍得山响,保证说:皇军无需害怕中国,接着他们又头头是道地罗列出一大堆理由。

    可最后结果呢?中国人放弃了言语的交谈,直接借着日本侵犯中国中立的名义,选择了战争,战事不仅没像大臣们说的那样,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把中**打趴下,反而是被视为帝国支柱的皇军被打扒下了,说好听了,日本是出于亚洲持久和平,不愿和中国扩大战争,说难听了,被包围的皇军主力,随明都有可能让他们全歼。

    而更令他生气的是,那些昔日夸夸其谈的陆相转而一变,整日里满口理由,华军的火炮多、机枪多、兵力多,短时间不易解决,然后又委婉的表示,还是和中国人谈判让他们退出战争吧,

    可中国人提出的条件,却是日本不能接受的,台湾啊

    他们要台湾那是日本用血换来的啊

    “那些家伙如果当初不那么强硬,同意中国关税自主的话,那里会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

    明治自言自语道,正是那些大臣们对中国的轻视,对造成了现在日本不得不去面对的这种恶劣局面。

    现在中国人、俄国人,他们先后攻进了韩国,无论是中国或是俄国控制,都是日本所不能接受的

    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他转身看去,一名shi从武官向他低头行礼道。

    “陛下,桂首相来了。”

    明治挥挥手,低声咕哝道。

    “我就来。”

    再次lu面时,明治已经换上了一身戎装,站在窗边的他,背对着桂太郎。而身为日本帝国首相的桂太郎,则两手微垂,站在那,就大臣们的讨论情况,作着汇报。

    “……召开御前会议商讨与中国议和之事”

    今天,明治又像往常一样,面目冷峻、毫无表情地站着。

    “要召开御前会议来决定是否把台湾割让给中国是吗?”

    明治转过身一双不大但透着威严的眼睛在桂太郎的脸上睃来睃去,作为天皇,他早已习惯于大臣们的敬畏,同样作为天皇他同样也需要一切都能臣服在他的脚下。

    可是现在,他的威严中却透着一丝的局促。

    为什么要召开御前会议呢?

    无非是想借着自己的名义去结束这场和中国人的冲突罢了。明治甚至可以想象,大臣们会先在御前会议上争吵一番,然后,他们会用种种借口,去表述现在日本面临的困难和危境,当然他们还会不断的强调。

    “中国的条件,实非国所能受”

    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同样的话语,总之他们会表现的非常爱国,绝不愿意接受中国人敲诈式的勒索,甚至表示将不惜一战之类的勇气和决心。

    再接着,他们又会争执不下,最后会有人说,“还是请陛下圣裁吧”。

    最终,这些人会把所有的问题都踢给自己,然后由自己来决定,是否把台湾让还给中国,然后,无论是自己说什么“诸位大臣来决定吧”或者说“即然如此,就这么办吧”他们都会按照已经在心底形成的共识来做这件事。

    所谓的圣裁不过只是他们为自己寻找借口罢了,似乎最后同意把台湾归还给中国的是他,而不是这些大臣们,实际上他们已经达成了共识。

    这群……如果说他们当初接受自己的建议的话,那里会有今天的危局。

    “陛下,lu**已经占领了的咸境北道随时都会占领咸境南道,甚至整个韩国,而在韩国,我们却没有那怕一个旅游团去阻挡他们的进攻”

    桂太郎如实的禀告道,实际上这些天皇又怎么可能不知。

    “大臣们都是什么态度都同意割让台湾了吗?”

    “陛下,大臣们认为台湾系日本南部的屏障,军事价值甚大,不能归还给中国。当初为了得到台湾,我们费了那么大的力,死了那么多的人。如果将台湾归还给中国,……但,就现在的形式看,似乎局势并不容我们考虑,”

    在桂太郎说话的时候,特意把天皇的割让改成归还,而明治在说割让的时候,未尝又不是嘲讽这些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