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总理官邸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66章

    总理官邸

    南京中央政务区,建于曾经的满城之上,准确的来说是明帝国时期的皇宫禁苑一带,在中央政务区,一栋栋华式的、西洋式的建筑,散落于风景秀美的公园附近、林荫道两侧,在城墙内的老城区内,真正接受现代城市规划的也只有几乎完全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设的中央政区,也正因如此,中央政务区除去是中央机构所在之外,同样还是不少达官显贵的居住地。

    ""

    ..

    在帝国国会后方,有一座风格独特的官邸,在绝大多数时候,任何人一靠近这座官邸,就会受到警卫的严厉呵斥。人们只能远远看到官邸的围墙中长满了松树、丝柏和枫树,这里就是帝国总理大臣官邸。

    帝国十一年二月底的一个夜晚,总理大臣官邸。

    官邸内,电灯罩套上了遮光伞,昏暗的光线洒在模糊的贵族气派的豪华家具上。屋中的客人看不清墙上挂的一幅陈师曾的名画《帝都风俗画》,这位就职于帝国大学画法研究会的画家,并不以人物画名世,他之所以成名并非来自于其人物画作品的精熟技艺,而是因为他首次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引入国画,也正因如此,他的画才会受到陛下的推崇,在皇宫内收藏了十余副他的画作,在总理大臣官邸中看到他的画作,到也属正常。

    “管公,”

    端着茶杯的陆开腔了。

    “现在,我们已经向内志宣战了,英国人向我们提出抗议,现在,各国对我们的扩张都倍觉警惕,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如果一味的将野心扩大下去,后果必将不堪设想,现在还来得急否则,一切都来不及了。”

    被称为“管公”的人,就是两度出任帝国总理大臣的管明棠。

    在张之洞去世后,他曾暂理过总理大臣,后来正是他推荐朝鲜总督袁世凯作为帝国总理大臣,这位留学美国多年总理大臣,在中国政界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一方面,他支持开明专制,另一方面,他却又支持立宪,可无论如何,任何人都明白一点,陛下对他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今年五十三岁的管明棠,却显出精神十足的样子。他身高接近一点八公尺,穿着规矩的汉服。尽管他在青年时,接受过传统的中国教育,但是对他影响最大却是美国,在绝大多数时候,他穿西服,兴趣却是美国式的:棒球、高尔夫球、马术,可以说在美国多年生活经历,使得他的兴趣爱好,严重的受到美国人的影响。

    不过在过去多年间,政治生活却让他改变了许多,比如,在非正式场合穿着汉服、收藏中国古书。这方面他有很高的鉴别力。

    尽管成为总理大臣后,属于他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很少再去城外的马场骑马,也很少打高尔夫球,可是多年锻炼运动积累的体魄,却非普通官员所能相比,用他人的话说,即便是很多军官,也很没有他那么健康的体魄。

    “子次,”

    喝着茶,屋内的燥热让管明棠多少有些不太适应,就他的本意来说,他希望冬天就是冬天,而不像现在这样,暖气让人觉得燥热的同时,甚至会让人昏昏欲睡,事实上,在未搬进官邸前,他自己的住处,冬天从来不用暖气,但是总理大臣官邸,却并非只有他一个人,还有百余名幕僚、职员,他必须要尊重他们的选择权,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牺牲自己所渴望的“清醒”,事实上,在他看来冬天的酷寒可以让人更清醒,这是他在美国留学时的经验。…,

    “你有何高见?”

    陆是朝廷重臣。这位外交大臣曾在袁世凯内阁中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政治制度同政治现实一样复杂,它与清淡典雅的国画相反,带着各种污迹、混色、血腥、铜臭、封建和现代的种种畸形现象,乱如蛛丝,迷如八阵图。随着政治、经济、特别是军事形势的每一次变化,它的万花筒就变化一次角度,镜中的彩色玻璃重新排列组合,呈现出新的图形。外人乍看,扑朔迷离,云遮雾绕,不得其要领。

    一方面,陛下、重臣、贵族院、垄断资本的强势,他们希望扩张,希望通过对外扩张缓和国内的矛盾。而另一方面却又是国会、政党人士软弱无力,息事宁人,明哲保身,束手无策,他们怠慢、腐朽、颓废,充满了各种缺点和弱点,可他们同样希望国家对外扩张,以来向国民证明国家的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