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观察报告(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驻外军官,他有充分的理由和职责去书写那样的技术性报告,而且他还打算写一份新的报告,是对中国的战争潜力的全面分析的报告,当然,尽管他知道自己有这个责任去写,但是却并不意识着,他有足够的权力能够把自己的报告送交到白宫。

    “也许应该可以寻找另一个渠道!”

    就在他思索的时候,他人已经走近了光复大道,这条大道时至今日依然是全世界最宽敞、最长的一条街道,在过去的多年间,曾有无数次提议要求将这条大街改名,比如改成“帝国大道”之类的名称,可是最终所有的提议都被那位改变这个国家的皇帝所否决,而他否决改名的原因非常简单,正如那些要求改名的人一样的理由。

    光复大街这个名称可以提醒每一个中国人不会忘记一个历史——中国曾遭受异族殖民奴役的历史,不会忘记国家内乱导致了明帝国的毁灭和汉民族几近族灭以及文化消沦的事实,也正是他的坚持下,光复大街依然还是那个光复大街,在某种程度上这里的一切都象征着这个国家所曾遭受的惨痛的历史和历史荣誉,无论是大街两侧的诸子雕塑,还是军人雕塑,无时不刻的在提醒着人们要注意这一点。

    在走到街口时,街口有一座街心花园,而在街心花园内耸立着一座雕像,那是一座无名军人雕像,花岗石像座上一个衣衫褴褛的士兵,雕像上的士兵显然是受伤的模样,可是他的双手拄持着步枪,神情显得极为坚毅,目光更是极为坚定,似乎伤势并不能阻挡他的进攻。

    像这样的以军人为主题的雕像仅在南京就修建有多达六百余座,而在全中国,几乎每一个城市、每一座公园都可以看到军人雕像,那些雕像中的绝大多数是由皇帝批准的授予某一种杰出的阵亡军人的纪念碑,当然,更多的却是无名军人雕像。

    可以说,在中国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这些军人雕像,而之所以修建如此众多的军人雕像,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提醒中国人注意一点——中华帝国的建立,正是通过这些军人的牺牲,军人们的牺牲光复了这个民族,军人们的牺牲建立了这个国家,同样也是军人们的牺牲成就了这个国家的地位。

    “自光复起义起至中日冲突,423564名光荣的光复军战士和近卫军战士为民族的解放、为国家的地位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对于军人,我等国民需永怀感激之心……”

    在经过那座雕像时,虽说看不懂中文,但是马歇尔还是知道雕像下的“圣谕”,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任何一个“升平时代”会像现在这样,对军人极尽推崇,极尽提升军人的地位,甚至不惜出台专门的法律以保障军人的地位。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于那位“士兵的皇帝”,那位皇帝对于军人有一种心理上的偏坦和信任。…,

    “殷股之臣正是朕之强军!”

    或许。正是得益于此,直到现在,军队仍然都是皇家最值得信赖的力量,而其多年来也从未辜负过皇家的信任。多年前“西北教乱”期间。无认是国会或者政府都曾经动摇过,可皇帝却坚决支持镇压,而军队则是这一政策的支持者,准确的来说,在中队是皇命的追随者。为支持皇帝的镇压决定,军队派出数十万军队,不惜代价的清剿教乱暴徒,最终,军队的刺刀改变了一切。

    在去教策化的过程中,军队出兵占领寺院,将寺院改为学校或者儒教院,同时还派出军队保护学校、儒教院。直接保护青少年接受儒教教育。甚至直到现在,军队仍然坚定不移的执行着当年的去教化策略,从而最终达到皇帝陛下所说的“去教化目标”。

    军队支持皇帝,皇帝信任军队!

    想着在这个东方国家之中,军队和皇帝之间那种极为特殊的信任和那种相互依存的关系,马歇尔不禁在心下暗自叹息。尽管享有地位的军队表面上从不干涉政务,可是军队却通过皇帝本人直接干涉政治。这或许是当年这个皇帝的有意为之,而现在看来。这或许也是一种稳定的政体形式。

    皇帝本人依靠着军队的支持,在国会和政府之上,处于一种极为超然的存在,不断的平衡两者的权力,这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了中国政局的某种稳定,同时让中国这个具有千年独裁传统的国家,慢慢的习惯现代政治,进而完成从传统政治向某种现代政治的转变。

    就像很多观察家们说的那样,十二年前在中国没有人去想象现代政党政治,但是现在,在中国政党政治却正在为人们所接受,这种变化是稳渐的,而且没有太多风险的,对于那些政治家们来说,他们除去在国会上争论之外,似乎没有其它的任何权力,因为可能影响国家局势的军队,始终牢牢的控制在皇帝的手中。

    可是,政治家们会永远屈从于此吗?屈从于军队仅只效忠皇帝的局面吗?随着政治家们不断的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贪婪,但凡是人,都有,并随生出贪婪之心,而政治家们对于权力的渴望,从来都是没有止境的,在过去的多年间,中国曾有多次政治危机,而每一次都可以看到政治家们的身影。

    而每一次,面对政治危机,皇帝总是不断的释放出权力,从而缓和两者的矛盾,可这一切有可能会让那些自以为成熟起来的政治家们满足吗?

    显然不甚可能,这种渐进式的让步,不仅不可能让他们满足,甚至还会让他们变本加厉,对于政客,马歇尔可谓是极为了解,他们是绝不会仅仅满足于眼前的,他们渴望着更多的权力。

    未来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呢?

    会是一个像英国一样的君主立宪国家吗?

    不!

    心下不过只是刚冒出这么一个念头,马歇尔就否决了这个念头,毕竟,那位皇帝是不可能完全放弃权力的,或许他可以用渐进式的变化让国民适应现代政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完全放弃自己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一但政治家们和皇帝发生根本性的冲突的时候,那么军队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在思索着这个问题的时候,马歇尔却感觉有些杞人忧天,现在中国政局的稳定,远超过外界的想象,而且就有两个多月前,中国刚刚通过社会保险法,开始全面建立社会保障机制,这更是在某种程度稳定工人的心思,使得工人对未来有所期待,而不至于像俄罗斯一样发生动乱。

    正像俄罗斯一样,如果那些政治家们没有得到工人的支持,没有工人和市民的一致行动反对沙皇,又岂有后来的沙皇退位,政治家的行动永远都局限于口头上,而不是实际行动,即便是他们想发动什么实际行动,可是没有军队的支持,他们又如何能发起什么样的实际行动呢?

    “考虑的实在是多了一些!”

    摇头轻叹口气,马歇尔发自己正在进入一个误区,他正沉浸于现在这种通过各方面的分析去看待这个国家,而这些分析往往有点太过于自以为是了,也许,刚刚书写的那份观察报告也是如此。

    “或许,自己应该再谨慎一点,再多观察一段时间!”

    s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